佛珠手链的数量有什么含义?



				
				
樱花龙女
49759 次浏览 2024-05-31 提问
11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2 03:23:40 回答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以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包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反。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下流色终究。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摆脱相,9、俱摆脱相。[17]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引见,兹不赘述。而“佛果”指到达最终究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认识。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取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取得摆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2024-06-02 03:23:40 回答

你好,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
2、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
3、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
4、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
5、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
6、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
7、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
8、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2024-06-02 03:23:40 回答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
(l)欢喜地,(2)离垢地,
(3)发光地,(4)焰慧地,
(5)难胜地,(6)现前地,
(7)远行地,(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十波罗蜜: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名檀那波罗蜜.(内即内身,谓头目身命等;外即外财,谓金银财物等也.)    〔二、尸罗波罗蜜〕,梵语尸罗,华言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亦云防止,谓调练三业,止过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又戒经云: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是名尸罗波罗蜜.(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三、羼提波罗蜜〕,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四、毗梨耶波罗蜜〕,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练心于法曰精,精心务达名进.谓勤修善法,心无懈怠也.经云:菩萨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转,是名毗梨耶波罗蜜.〔五、禅那波罗蜜〕,梵语禅那,华言静虑.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谓依定生智也.经云:菩萨于五欲境,无所贪着,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禅那波罗蜜.(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诸次第定者,谓于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等次第而入也.)    〔六、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决定审理名智,造心分别名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达无碍也.经云:菩萨于诸佛所,善观诸法,得实相印,普入一切智门,是名般若波罗蜜.(实相,即一实相也,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印即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七、方便波罗蜜〕,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八、愿波罗蜜〕,愿即誓愿,志求满足也.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尽未来际,成就行愿也.经云:菩萨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尽未来劫,证得如来智慧,是名愿波罗蜜.(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九、力波罗蜜〕,力即力用,谓行满功成,万境无动,能善办众事也.经云:菩萨具深心力,无有杂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是名力波罗蜜.〔十、智波罗蜜〕,智即智慧,谓决断无惑,证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无碍也.经云:菩萨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名智波罗蜜.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谢谢您,望采纳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704249382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