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导航类表 >保障房风险有哪些方面?

“保障房风险有哪些方面?”

保障,风险,有哪些
    • 2024-06-08
      主要有5个风险:一是退出机制,即建筑方的筹资垫资风险;二是国家楼市调控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融资能力风险;三是企业开建保障房期间市场运作风险;四是地方政府回购风险;五是地方政府的还款担保和土地抵押承诺风险。
    • 2024-06-08
      一般有三个方面的风险,希望能帮到你 其一,质量风险。尽管有关方面多次强调,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也进行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质量大检查,但质量问题仍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到保障人群的生活质量,甚至还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和财产安全。质量问题成为分配问题之后的第二大问题,部分地方已经因此遭遇质疑和处罚。  其二,选址风险。按理说,保障房最应该选址在配套齐全的地段,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日常支出。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地方政府都把好地段当成了“摇钱树”,导致保障房边缘化。一两年前,不少地方的经济适用房遭遇冷遇乃至弃购,主因就是位置太差,生活实在不便。  其三,价格风险。一方面是有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有些离谱,与保障对象的期待或承受力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是公租房、廉租房的租金价格制定不合理。尤其是,有的公租房的租金水平相比市场价差别并不明显,政府建设公租房一腔热情,而保障对象却不买账。
    • 2024-06-07
      设计滞后--地方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有待改善,交通等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少数地方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有的保障性住房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使用功能。管理漏洞--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情况基础信息不足,核定有一定难度。一些地方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存在申请弄虚作假、申报不实以及工作人员协助弄虚作假,不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审批、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等现象。有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仍然不退出保障性住房,群众意见很大。政策不周--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总体上带有探索性质,包括政策、机制、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等,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中,还存在着政策边界不够清晰、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同时,也有前后政策如何更好衔接的问题。
相关问题
  • 保障房用地也能转让?上海已现中介

    4个回答11个关注 2018-06-21

    “北区某项目X万平方米,楼板价9000元/平方米,回购价1.6万元/平方米。”一位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来这短信。  上述保障房用地的转让信息,并非第一次在市场出现。钱生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生辉介绍,今年3月,就有土地中介主动问他是否有意购买保障性住宅用地。  同时,也有上海的土地中介曾主动找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询问能否找到有意购买保障房用地的下家,但他们没有透露转让者的身份。  此前,上海的保障房大多由上海国资系统下属的企业开发。4月份,在中国指数研究院保障房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一些国有房地产企业代表表示,参与保障房建设面临利润低、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困境。

热门专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856580734252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