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歌产生的社会原因?



                    
                    
露西亞嘉利
5016 次浏览 2024-06-13 提问
104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2024-06-13 回答

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哭嫁是土家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这一风俗虽然依旧存在,但已只是形式,不再具有以前那些韵味了。以下是关于哭嫁的系统介绍: [编辑本段]哭 嫁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 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旦长测短爻的诧痊超花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地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打坡”(土家语,即参加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唱: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
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团圆”又叫“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 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 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 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
《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根据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梳装”、“哭吃离娘饭”、“哭穿露水衣”、“哭上轿”、“哭众客人”、“哭安席”等,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土家族妇女血泪史,也是一部揭露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

2024-06-13 回答

哭嫁歌的内容及意义(一)忆念和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叙表与亲人难分难舍之情。姑娘要出嫁,要离别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哥嫂姐妹,标志着自己要走上一种新鲜而又陌生的生活,标志着自己已是成年,因此,忆念父母养育之艰辛,产生难舍难分之情,是十分自然的。而这种离别父母去开始新生活,又使新嫁娘感到惶恐,忧虑重重。因此她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哭爹娘”时如泣如诉地叙述着父母的养育艰难:……在娘怀中三年滚,头发操白许多根。青布裙来白围腰,背过几多山和坳。布裙从长背到短,这山背到那山转。又怕女儿吃不饱,又怕女儿受风寒。为置嫁妆操碎心,只因女儿生错命。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妈来箭穿心。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要分身。女儿的泣诉,自然涌动了母女的骨肉之情,引起了母亲的悲伤,但女儿出嫁毕竟是喜事 ,也了却父母养育成人之愿,于是母亲就唱起《劝女》歌来:莫流泪啊莫寒心,女儿伤心痛始亲,娘家不是久留地,迟早都是要出门,天下做女都一样,世上不是你一人,皇帝养女招驸马,官家小姐配成婚,成家立业做世界,皇朝古礼这样兴,为娘走了这条路,女儿要踩脚后跟,有些没顺女儿心,宽怀大量要容情。公婆面前行孝道,高声喊来低声应。哥嫂姊妹要和顺,左邻右舍多亲近。娘的话儿牢记住,千放心来万放心。离别哥嫂,也是难舍难分,新嫁娘向哥嫂哭诉离情和嘱托,亲情至深,活脱脱体现出来:我的哥呀我的嫂,你的妹妹命不好,爹娘面前同长大,今天就要分别了。堂上爹娘我丢开,千万重担你们挑。妹妹成了远乡客,想得到来做不到,爹娘若有病和痛,全靠哥嫂来照料,早问安来夜问好,要替妹妹多代劳,山上有柴替妹砍,水井有水替妹挑,寒天洗衣替妹冷,白天泡茶替妹烧。(二)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后,哭嫁歌的基调逐渐变成发泄对封建婚姻制度不满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控诉。地位低下的土家族民间女子,在封建势力面前无力抗争,只有利用这种哭嫁的合法机会控诉和诅咒。媒人,就是哭嫁者诅咒的对象之一。媒人是婚配的牵线人,也是悲剧的促成者,是一种势力的代表。在整个哭嫁过程中,媒人以新嫁娘的对立面而出现。 女儿别家把嫁出,今日出嫁心不服,一恨媒人心刮毒,贪嘴只想吃鱼肉。黑毛老鸹天天叫,人不叫死心不足。二怨爹娘太心粗,专听媒人讲好处,女儿爱的偏不送,不看儿郎看家屋。三怨**不做主,不顾妹妹亲骨肉,有花不栽向阳处,单栽砂岩背阴土。这里,新嫁女一怨爹娘的糊涂,二恨媒人的巧嘴滑舌。有的哭嫁歌“骂媒人”对媒人的斥责言辞直率而又尖刻:媒人婆啊媒人婆,天天都到我家坐,坐窄了我家的堂屋,坐低了我家的门槛。……媒人是个狗,好吃两头走;媒人是个猪,这头吃哒那头敷;……你到他家吃顿饭,说他屋里有几万;你到他家喝口茶,说他屋里正在发;……你到他家吸袋烟,说他儿子要做官;媒人尽念多多经,不怕二天烂舌根,媒人为了撮合婚事,花言巧语,四处游说。“骂媒人”对其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丑态 ,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三)在封建社会里,不仅阶级之间充满尖锐矛盾,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尊卑贵贱之分,同是女子,富人和穷人有着天壤差别。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地位的高低,在婚姻问题上也鲜明地表现出来。哭嫁歌对男尊女卑宗法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姊妹们对哭时, 同病相怜,心心相印,感情丰富,生动感人。这里不仅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同时还对男女间种种不平等现象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堂屋种种都有分,神堂写字也有名。姊妹:如今是个女子,神堂打钟钟不响,堂屋打鼓鼓不鸣。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三丘田也有一丘,三块地也有一块。姊妹:如今我成了女子,十丘田没有一丘,十块地没有一块。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兄弟常常在一起,欢欢喜喜。姊妹:如今我成了女子,姊姊妹妹要分离,哭哭啼啼。在封建宗法社会里,不仅阶级之间充满矛盾,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充满欺压。新娘嫁到婆家后,对于严酷的封建家长制统治,感到惶惶不安。新娘哭道:我的爹,我的娘,人家屋里有杀人的刀,有煮肉的锅,服侍人家老的不到,眉毛一竖脸一横;服侍人家少的不到,筷子一甩碗一丢。我在人家脚下踩,我在人家手中捏,脚下踩如泥,手中捏成灰……“哭哥嫂”一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妇女的遭遇和地位是迥然不同的,而真正受迫害的则是广大劳动妇女。当嫂嫂劝妹妹时说“官家小姐要出闺,天帝的女儿也下凡”的道理时,妹妹立即反驳道:小小簸箕哪比青天?穷人女子哪能比神仙?官家小姐出闺她做主,天帝女儿下凡她为王。我到人家屋里去,只有柱头做的碗,碗口大的天。如果在“哭哥嫂”中所哭诉的内容是表现妇女的痛苦与不平,那么在“哭扯眉毛”、“ 哭上轿”几场,则明显爆发出妇女反抗的呼声:头发不梳是贵人,梳了头发是贱人:眉毛不扯是贵人,扯了眉毛是贱人;奴才我不当,丫环我不做;头发我不梳,眉毛我不扯,这个头我不磕,这个揖我不作。当**把新娘背上轿时,她奋力挣扎,大声疾呼,要“变只小鸟飞下岩,变条小鱼游下海”。这是妇女们的叛逆之声,也是反抗精神的表露。在每一场哭嫁过程中,新娘敢于面对现实,大声疾呼,直言不讳地抨击封建伦理道德, 否定封建婚姻制度,是妇女的一种宣泄,这在当时封建势力一统天下的时代,实为难能可贵 。这也正是“哭嫁歌”的闪光思想所在,是土家族广大妇女喜爱“哭嫁歌”的根本原因。三、哭嫁歌的艺术哭嫁歌是一部土家风味极浓的优秀抒情长诗,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土家族文学样式。在整个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是价值颇高的辉煌一章。可以这样评价说,假如不了解哭嫁歌,就不能真正了解土家族文学。“哭嫁歌”的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内容庞大,程式复杂,它在再现土家族细腻的婚俗过程中,表现了广大妇女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表现形式上,根据内容需要,一破四句七言的传统民歌体,而产生了非诗非词、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民歌与长短句相结合的自由诗体。这种诗体体裁句式灵活,长短不一,语多重复,调多反复,不讲究韵律,但又节奏明朗,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如:人家爹娘的口是蜂糖口,人家爹娘的心是苦瓜心。蜂糖口,甜不久,苦瓜心,苦到头。口当媳妇喊,心当小丫环;口当闺女待,心当小奴才。这种通俗洗练、自由明快的表达方式,把公婆对媳妇的偏心行为刻画得栩栩如生。“哭嫁歌”在艺术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出嫁姑娘的艺术形象。由于哭嫁歌容纳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姑娘们在哭唱时,不受约束,大胆表露个性,自由抒发感情。因此新娘自己一生中的爱与恨、怨与怒、悲与愤各种复杂感情相互交织,充分表露,并通过她的悲痛、沉思、怒斥和呐喊,看到了一个出嫁姑娘的内心世界,也看到了一个不甘受辱而又敢于反抗的鲜明的妇女形象。四、哭嫁歌的历史价值哭嫁歌还有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它全面记录了土家族婚俗过程,为我们保存了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直接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妇女心理素质等。此外, 还可为研究土家族歌谣、语言、宗教信仰、土汉文化交流提供宝贵资料,并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土家妇女的心理历程。

扩展回答

耶路撒冷哭墙

耶路撒冷哭墙:图片,历史 等等

成都时尚花嫁怎么样

怎么样啊,五套衣服,请给位网友给点意见,其他杂七杂八的送了一些,有两本相册在成都时尚花嫁看了一个3400的婚纱照
问题补充:是来给自己的婚纱店打广告的就免了哈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63900089263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