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卫生检查要准备什么工具?



                    
                    
吃遍全宇宙!
83827 次浏览 2024-06-14 提问
101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2024-06-14 回答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群体防护等措施、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
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卫生部《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国务院公安,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监测及管理。
国务院《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第三条省、区。
卫生部《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学小校学生集体用餐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关放射性同位素。
卫生部《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
卫生部,下同)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管理。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贮存。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
国家教育委员会。
第十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工作、市,采取控制措施、法规的案件进行查处、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化妆品监督职责。
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遵守本办法。
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预防性投药。
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强制、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合作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律、处置。
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承担市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卫生行政执法任务,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性病防治各项工作。
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机构麻醉药品。
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日常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管理工作。
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的一般卫生监督管理、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对医疗废物收集。
国务院《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辽宁省人大《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条 省、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根据各自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发放卫生许可证、卫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第三条、原料血浆的采集及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卫生部。
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对各类卫生许可实施监管、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外合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卫生部《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气功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产前诊断技术应用的日常监督管理、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第四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强制。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城镇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 省、控制和评价工作。
卫生部《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管辖范围内食物中毒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国务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防治效果评估
市卫生监督所职责、确证、国家教委《托儿所、供血浆者。
卫生部《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精子库的日常监督管理、县(含县级市。
第三十四条 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强制、交通。
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管职责。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般卫生监督管理;对各类违反卫生法律是上级卫生局
具体情况可参考以下文章、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含县级市。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下同)卫生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根据《食品卫生法》以及卫生部有关规章和标准。
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十条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新资源食品的经常性卫生监督。
建设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气功的监督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托儿所、法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法 》及有关规定执行、区、运送、强制、市、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水卫生监督工作。省。
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的管理工作、强制。
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第二条。
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市,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 行使全市卫生监督执法职责,并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市、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024-06-14 回答

2 3.1.2 .2营业执照复印件允许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时,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只覆盖所生产的食品,对自产自用的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作要求。
3 3.1.2 .3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核发的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 放宽对环保证明的要求,以下几种均可以:(1 )环保部门在环评报告基础上作的对企业建设项目的审批意见和建厂后的验收意见;(2 )排污许可证和噪声复合要求的证明;(3 )环境监测报告。
4 3.1.2 .7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 1)型式检验报告可由企业自行完成也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但必须是同一批次产品,即所有项目在一份报告书中体现。
( 2)如果企业在核查现场不能提供型式检验报告,核查组继续实地核查工作,但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型式检验报告,否则视为上报材料不全。
5 3.1.2 .8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签。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必须说明影响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内容,其他一目了然的内容可以简化,但是不得因其说明书或标签的简化而对用户造成不便或伤害。
6 3.2.2 企业试生产的产品必须经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依据相应的产品细则规定批批检验。
由总局指定的 8家发证检验机构对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批批检验。“企业试生产的产品”包括新建企业的产品和获证企业增项的产品。
7 企业不具备关键控制检验项目检验能力的,应当每 3个月送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指 86 号文指定的发证检验机构。
8 7.6 企业在抽查、监督检查或其质量有被投诉时产品检验有不合格项目。以上规定的“抽查、监督检查”是省级监督抽查、地市定期监督抽查、国家监督抽查、专项检查等。
9 《细则》实地核查办法对于只有部分工序的生产企业,如制袋厂、分装厂、组装厂等的要求1 、实地核查、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等的要求只包含该工序涉及的内容。
2 、这类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证书将在产品品种中注明限定的工序。
3 、对制袋厂、分装厂:型式检验报告可以认可其上游企业产品的报告;实地核查合格后需抽样进行发证检验。
2.2.8 车间分别建立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人员进入应有消毒、除尘或风淋(浴)等装置,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各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均应具备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人员通道应具备更衣、消毒、除尘等设施。物流通道应与生产区隔离,且具备与生产相适应的隔离区。运输物料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工作人员不得从物流通道进出。直接包装入口食品的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如保鲜膜、复合膜、一次性餐具、饮料瓶或饮水桶等生产企业消毒设施要求:洗手设施应为感应式或脚踏式,避免交叉污染;消毒应做到酒精等消毒。缓冲区应定期紫外线照射消毒。工作服应包括帽子、手套(如不方便使用手套工作,应在工作中定时对双手消毒),全身工作服、换鞋或戴脚套。并应具备风淋浴设施(饮料瓶或饮水桶生产企业可使用风幕,结合厂房的正压)。
生产非直接入口的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如密胺餐具、塑料菜板等生产企业,应至少使用洗手液洗手,并应至少具备如除尘辊等除尘设施。应穿着洁净的工作服。 对以下三类产品,风淋浴是必须的:( 1)保鲜膜( 2)一次性餐具( 3)复合膜袋更衣、洗手设施是必须的,且应在生产区域入口处。
10《细则》实地核查办法 2.3生产设施1 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且维护完好。
2 应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防尘、防腐、通风、污物处理等设施,并维护完好。生产设施不包括生产设备,主要指生产设备之外且与生产正常进行直接相关的设施如搬运设施、通风设施、物料输送等设施。工作场所指满
足生产需要的空间和面积。直接包装入口食品的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如保鲜膜、复合膜、一次
性餐具等生产企业应进行封闭生产,并具备与封闭生产相适应的通风防尘设施。生产非直接入口的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如密胺餐具、塑料菜板等生产企业,也应具备与生产相适应的防尘通风设施。如排风扇等。
11 3.3.4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知识、技能和相适应的资格。
相应的资格指经过培训上岗,可以内部培训也可以为外部培训。
12 5.4包装标识。
如奶瓶、水杯、餐具、菜板等产品有明确食品用用途的产品,其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上可不加食品用标识。如其他非复合膜、复合膜等易于与非食品用产品混淆的产品应在其产品包装或标签上注明“食品用”字样。内部调用而非外售产品,如是车间内连线生产产品或未离开车间的产品,可不注明“食品用”的标志,异地调用或外加包装出厂的产品则必须在外包装上注明。
13 6.1检验管理应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中确认“质量检验部门对产品质量具有否决权”,质量检验部门应能够根据检验数据客观如实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并出具相应报告,其他人员不得人为干扰判定结果。
14《细则》(一)非复合膜袋 1 .发证产品范围企业将普通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产品加热封条后直接用于包装食品按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处理增加一个产品品种: gb/t 10003-1996普通型 bopp 薄膜,如企业购进单膜仅经印刷后即出售,暂不发证。生产单膜,仅用于本公司复合膜生产的情况,单膜也需要申证。
15 4 .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表 2非复合膜中聚偏二氯乙烯片状肠衣膜的相关标准增加 gb15204-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偏氯乙烯 -氯乙烯共聚树脂卫生标准》16 7.1发证检验抽样方法表 4聚乙烯自粘性保鲜膜:随机抽取 3卷,应改为 6卷;商品零售包装袋及夹链自封袋:均应从 3箱中分别抽取 30 × 2个(袋规格应不小于 15 × 15 厘米,或者抽一些未制袋的薄膜作为补充)。
17 7.3判定规则保鲜袋按商品零售包装袋检验,厚度项目不做评价。
18《细则》(二)
复合膜袋 1 .发证产品范围为避免混淆,第 9种复合膜产品“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改为“其它类复合食品包装膜、袋”。企业必须有备案的企业标准,且企业标准中卫生指标要求不得低于内层同类材料产品的国行标、细则的要求。 彩印厂购进复合膜经印刷后直接出售,暂不发证。
19 2.2.3关键工艺控制熟化间应从下部进风,上部排风。对形式不做要求,
只要求其不影响熟化温度和时间。
20 4. 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表 2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相关标准参见产品标准21 6. 必备出厂检验设备表 3其它类多层复合膜袋必备出厂检验设备改为 1. 卷尺或直尺或游标卡尺; 2. 材料试验机; 3. 放大镜22 7.1.1企业申请以下 4种复合膜袋产品的,按如下技术要求高低顺序抽取 2个高技术要求的产品进行发证检验如企业同时生产 7.1.1中四种样品,但抽样时,成品库房中无耐蒸煮复合膜袋、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仅抽取到 4种复合膜袋中后两种样品时,则发证产品品种不包括耐蒸煮复合膜袋和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耐蒸煮复合膜袋和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另做增项处理。
23 7.1. 抽样方法复合袋:应从 3箱中分别抽取 30 × 2个(袋规格应不小于 15 × 15 厘米,或者抽取一些未制袋的薄膜作为补充)。涉及微检指标,应单独封样,直接交微检人员,避免样品传递过程的污染。
24 8. qs标志的标注企业应在获证后 12 个月内在其获证产品的适当部位加印不可去除的 qs 标志。改为:在其获证后 12 个月内在其获证产品的适当部位、或外包装箱(袋制品)或纸芯(卷成品)加印不可去除的 qs 标志。
25《细则》(四)
编织袋 7 .抽样方法如企业称同时生产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但在实地核查时没有复合塑料编织袋样品,只抽到塑料编织袋,则发证产品品种只列入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另做增项处理。
当企业同时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编织袋时应分别抽取样品。
26《细则》(五)
容器产品 1 .发证产品范围:“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改为“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
各种形状的多次使用的塑料容器均可以按塑料瓶申请。
生产瓶胚,仅用于本公司生产饮料瓶的情况,瓶胚也需要取证,但不需要制定企业标准和型式检验,只需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27 3 .必备的生产设备表 1塑料防盗瓶盖必备生产设备注塑机改为:注(压)
塑机。
28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表 3聚酯( pet)无汽饮料瓶删除:垂直度偏差测试仪。
29塑料防盗瓶盖删除:投影仪30第 1、 2、 3种产品量筒可由天平代替。
31 7.1抽样方法表 4聚乙烯吹塑桶抽样数量 20 个改为: 28 个32 8 . qs标志的标注改为:在其获证后 12 个月内在其获证产品模具的适当部位、外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上自行加印(贴) qs 标志。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产品,如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在其最小销售包装、说明书或产品上加印(贴) qs 标志。
在模具上模刻 qs 标志时,可以是无色的。
33检验项目的单项评价三种 pet瓶的垂直载压、热灌装瓶的容量偏差和最小壁厚只发数据,不做评价34《细则》(六)
食品用工具 1 .发证产品范围 1、限于聚丙烯( pp )、聚苯乙烯( ps )两种材质;2 、包括吸塑等热成型的饭盒、碗、盘、碟、杯、盖子;3 、包括吹塑成型的一次性餐饮具;4 、包括注塑成型的一次性餐饮具,如方便面杯、雪糕杯;5 、不包括酸奶杯、果冻杯、刀、叉、搅拌棒、吸管;6 、不包括各种吸塑的饼干托、蔬菜托、海鲜托等,该类产品如企业自己生产片材之后加工的,可以
对照细则先申请片材的生产许可证。
35 4 .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表 6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增加: gb 18006.1-1999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36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表 9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删除金属塞规、邵氏硬度计37 7.1从生产企业的仓库内,随机抽取主导产品一种规格进行发证检验。同一原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为一个批次。从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内,从每种产品品种中随机抽取其主导产品的一种规格进行发证检验。同一原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38 7.1.3抽样方法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增加:如有不同材质,每种材质均需抽样。
39 7.2检验项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发证检验项目聚苯乙烯( ps )耐温性能可以只报告检测数据,不作单项评价。
.................你做个参考吧,因为不知道你具体是什么产品。。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9949569702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