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该怎么做?



				
				
盛开的七月
84697 次浏览 2024-06-18 提问
2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0 03:44:30 回答

最近几年,未来的楼宇被人们认为将会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楼宇控制网络中的传感器、执行器、阀门等都是智能的,楼宇的基础设施能无缝隙的将数据网和控制网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楼宇网络。整体的楼宇网络将成为未来楼宇控制的典范。在九十年代中,人们逐渐对楼宇自控中信息的传  递形成了新的概念:     
1、智能设备-传感器、执行器形成能自主的控制环境即智能的温度传感器、  电灯开关、窗帘、电梯按钮、读卡机等能混如一体的工作。    
2、网络-新一代的智能设备能无缝隙的将各种网络如国际互联网、企业网  或楼宇的广域网、局域网等连接起来。     
3、全球联网-随着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发展,用户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  何时间对智能楼宇网络上住何一点进行远程访问。
目前许多现代化大楼尤其是高层大楼内安装了楼宇自控( BA )系统,不仅极大改善了大楼的环境效率,而且也使大楼能源消耗在量化控制之下, 确保大楼能源成本降低成为可能。   
BA 工程设计的关键 一个成功 BA 工程必须具有两个要素: 
系统应用稳定可靠,发生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可能限度。 
系统能提供精确的、量化的控制模式,为大楼能源控制提供可靠保证。   
 任一业主为大楼安装 BA 系统直接动因就是能实现大楼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以达到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这就要求 BA 系统整个控制过程尽可能精确。

2024-06-20 03:44:30 回答

它对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环境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控,它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又舒适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同时大大的提高大厦管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将计算机网络及接口技术应用于楼宇自控系统。它通过系统的中央监控管理中心的集中管理和各现场控制器的分散控制实现对建筑物内水、暖、电、消防、保安等各类设备综合监控与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中央监控管理中心上的可视化的图形界面对所有设备进行操作、管理、警报等,同时通过网络实时地获取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报告和运行参数,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接口技术将分散在各个子系统中不同楼层的直接数字控制器连接起来,通过联网实现各个子系统与中央监控管理级计算机之间及子系统相互之间的信息通信,达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功能模式,即集散控制系统。  而建筑设备主要是指为建筑服务的、那些提供人们基本生存环境(风、水、电)所需的大量机电设备,如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变配电设备以及给排水设备等,通过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以达到合理利用设备,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之目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楼宇自控也找到了其应用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在楼宇自控的设计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对受控对象的工艺要求的了解不准确。目前,电气工程师(或自控工程师)对其他专业受控对象的工艺要求理  解上的肤浅,甚至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BAS运行效果欠佳的事例屡屡发生,其中暖通空调系统占较大  比重  2  、控制原理描述不全面,受控对象控制种类统计不具体。设计图中见到的控制原理往往是千篇一律,不能根据具体实际工程做到有的放矢。受控对象的种类往往不能简单的局限于AI、AO、DI、DO四种状态,尤其是施工图应反映每种状态中不同信号特点的电特性,以便控制模块的选配。  3、  1BMS和BAS以及集成概念模糊。IBMS和BAS应是两个层次的概念,BAS体现在控制子系统间的网络通讯的互连;IBMS则体现在网络信息系统的整合,也就是说IBMS体现集成的概念比较准确。一般在设计中比较注重控制子系统间控制功能联动的描述,这往往被理解称集成设计,从信息系统集成来讲,设计应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做运行维护管理业务模型的规划设计,IBMS与BAS共用管理工作站。  4、  各系统设计界面不够周到、清晰。楼宇自控系统作为大楼内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其实现自身的功能设计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但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经常由于系统界面的问题而导致系统的最终功能不够完善,丢项、甩项等事情经常发生。  5、  缺乏合理的网络架构规划设计。

2024-06-20 03:44:30 回答

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本系统使管理者在中央控制室内就可实现对整座大楼内机电设备的监控和相应的各种现代化管理。楼宇自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作为大楼的机电设备运行信息的交汇与处理中心,对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和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设备进行分布式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和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8159484863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