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鉴赏与收藏谁能介绍下?



				
				
大眼博奇
57103 次浏览 2024-06-19 提问
4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1 11:10:38 回答

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
54baacfb52007c394f4aea16
54baacfb52007c394f4aea16
收藏是一种幸福。
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
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4-06-21 11:10:38 回答

《古典家具鉴赏与收藏》在介绍古典家具收藏鉴赏经验和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强调理性和审慎。
笔者不断强调的收藏理念是:强化收藏的文化心,淡化投资的功利心,收藏必须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仅仅是为了投资增值而收藏,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欲速则不达。
这样一个收藏机会与投资风险并存的时代,在已经突破了原始价格瓶颈需要价值重估的时期,在鱼目混珠、沙泥俱下、赝品流行的更加复杂的市场状况下,到底该如何收藏和投资古典家具?愿这本书成为您打开古典家具鉴赏收藏和投资之门的一把钥匙。

2024-06-21 11:10:38 回答

鉴赏古代家具的五要素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家具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通常来讲,一件古典家具本身的艺术含量越高,它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我们可以从下述五条,评定古董家具的价值。
  材质  —件上好的工艺品,质地美是首要条件,如玉器中的新疆和田白玉,砚台里的端石,角雕中的犀牛角等。如果缺乏了质地上的珍稀,工艺品就谈不上有否精品、珍品,甚至于绝品。因为最优秀的材质,必须是最稀罕少见,有—种不可代替性,就产生了一种来自于天然的价值。家具也是这样,像黄花梨、紫檀这样珍贵的木材存量并不多,有的甚至己绝种,至于最近开发出来的花梨与紫檀,其质地已异当初,另当别论。清以后,涌现了大量的老红木家具,它包括鸡翅木、铁力木等,也是上乘之材,这些大多原产于印度、泰国与中国海南的硬木,经过半世纪以上的使用与磨揩,至今光泽鲜亮,显示出木材本身的自然之美。白木类也有好料,例如楠木,尤其是金丝楠木,其身价也不菲。
  年代  时间的积累,对一件家具非常重要,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时代的烙印。由于家具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人们在使用中,使绝大部分家具损坏或毁失,年代越久,这种毁损的可能就越大,存世下来的东西也就越少,稀少性决定了藏品的身价。例如,—件明代的榉木半桌,其身价要超过现代的紫檀柜。随着古家具收藏的深入,现在不少藏家与爱好者将投资的目光转移到民国时期的老红木家具,虽说它的历史不如明清家具悠久,但老红木家具所产生的不可再造性,显示了民国家具的魅力。
  工艺  所谓家具工艺,它包括器物本身的造型、结构、做工、雕刻与镶嵌。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艺术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更大的发展,从而确定了以线条为主的造型艺术。明中期后,由于许多文人的参与,使明代家具充满了一种书卷气,产生了明快脱俗,洗练流畅的风格,成为中国家具的典范。
  清代家具由于受西方文艺复兴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西方那种精雕细琢及镶金嵌玉的工艺渗浸到中国家具制作中,这种风格特点以广州产品最为突出,并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赏识。由于片面追求装饰,追求雕琢,在用料上任意放大放粗,结果造成了家具结构比例失重,华丽有余,凝重不足,过分的雕饰,反而显得笨重俗气,缺乏明式家具那种简洁明快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清代家具不如明代家具的成就大。但清代家具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运用雕、嵌、描、堆等多种工艺手段。所以,在我们今天评价清代家具时,它的雕、描、堆等工艺的优劣,就成为主要的鉴赏标准了。
  家具到了民国时期,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随着外来家具工艺的影响,越来越商品化,工艺也越来越机械化,例如车工工艺、贴面工艺,其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民国时期有身价的家具,还是那些以手工为主,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仿古产品。
  品类  根据中国古代家具的用途及功能,通常将其划分成厅堂、书房、卧室三大类。其中厅堂家具的价值最大,这是因为厅堂是官邸或私宅的门面,主人会不惜代价去营造厅堂的气氛,除了建筑本身外,家具就成为最主要的装饰与摆设手段。由于旧时富贵人家的住宅与花园融为一体,客厅家具也就成为园林家具了。
  厅堂家具常呈这样的陈设模式:厅中间以八椅四几对置,大多为太师椅。两边墙上张挂云石挂屏,厅到底有栏板,前置长翘头案,案下放供桌,还有的布置罗汉床,另有围屏、衣架等。这些厅堂家具的材质起码是老红木的,甚至还有紫檀、黄花梨。香港曾有明式紫檀一台四凳家具以120万港币成交,在海外,一堂十二折明式紫檀围屏曾拍卖到200多万元。最近,上海拍卖行以31万元成交了清代一套八椅四几太师椅。这些都是厅堂家具。
  典型的书房家具有书桌、画桌、香几。古董柜、博古架、桌、琴桌、玫瑰椅等。书房家具的身价也不菲,因为书房是文人活动的天地,书房家具的文化气息就显得特别浓厚。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完美。这些家具,一般都不大,比例和谐,款式古朴,有一股轻盈文雅之气。特别是在住房条件普遍改善的今天,人们拥有一个书房已不是一件奢望之事。有了书房,人们便会寻觅与之配伍的家具,这种需求的增大,对于古色古香的书房家具身价就会大增。例如,一件清代的榆木四面空博古架的拍卖价16万元,一对清代的紫檀古董柜,香港拍卖价60万港币。
  在古代家具收藏价值中,卧室家具最次,这一点在民国时期老红木家具最能体现。例如,前几年的“大三联”(即三门大橱)的市场价在3万元左右,而如今的价格只有当时的一半了。另外如镜台,市场价在4000—5000元左右,其实就其材料与做工,都要超过写字台,但镜台的价格只值写字台的一半,而且还很难成交。还有如老红木雕花架子床,其用料很大,工艺也精到。但问津者却不多。为什么卧室家具的收藏价值最差呢?原因有三:其一,住宅房屋结构的变化,原先的家具已明显不相适应;其二,文化气息较差,只注重实用性,而这种实用性早已过时;其三,工艺与材质平平,很少有精品、珍品。但在卧室家具中有一类另当别论,那就是古代闺房家具,尽管它地属“内房”,但这类家具相当玲珑精美,例如贵妃榻、绣墩、香几等。
  完整  古代家具在流传过程中,极容易损坏、残缺。家具的修复,与陶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古玩相比,难度要低。但我们在鉴赏收藏古家具时,家具的完整还是很重要。现在古董家具市场上修整过的家具很多,俗称“扒散头”,这种“扒散头”的手法多样,有的东拼西接,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偷梁换柱。凡此种种,都破坏了古代家具的身价。现在国外的古家具整修手段要比我们先进。修复的目的性很清楚,即在复原上下功夫、做文章,即使是补料,也决不马虎,一切以恢复完整的原始面目为宗旨。
  懂得了材质、工艺、年代、品类、完整这几条鉴赏古代家具的要素,鉴定家具也就有了基础。鉴定一件家具,先要弄清它是什么材质,是紫檀的、还是花梨的,是楠木的、还是榉木的。什么样的材质,就是什么样的价值;其次搞清什么年代的,是清代的,还是民国的、是民国仿的,还是现代仿的。这里有个概念问题,就是“代”与“式”。比如“明代家具”就是指明代时生产的家具,如果是“明式家具”那系指明代样式的家具,它可以是明代的家具,也可以是清代仿明代的家具,民国仿明代的家具,甚至是当代的仿品。现在一些商家常常在这个方面玩弄词眼,以蒙人耳目;再次就是工艺、品类与完整性。
  古董家具的作伪与辨伪
  在鉴定古董家具时,如何识别真伪,难度较大。要掌握这个本领,需要下苦功夫,首先要练就一种直感、敏感,这就是要“两个多看”。第一个“多看”,要多看真正的老东西,真东西,从中品味出一种艺术的感受;第二个“多看”,要多看新东西,假东西,要看出它的粗劣,看出它的呆板,看出它的做作。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会从中悟出一种灵性,这一点很重要,是任何书本中得不到的。
  有了这种前提,我们在鉴别家具时可有“大看”与“小看”两种方法。“大看”就是看器形的整体,包括结构、比例、工艺,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外面的包浆,因木器容易上包浆,而且包浆层较厚,行语称这种包浆为“皮壳”。古董家具的“皮壳”,通常呈一层玻璃质,非常柔和,木质的纹理自里而透外,颜色有一种苍老感,会有一种宝石般的光泽,这种光泽只要一擦就会显示出光亮。而那些用漆蜡色作假的皮壳,则无这种表层,即使有光泽,也是呆板的,浮躁的,用手触摸,真品的皮壳光滑温适;伪品则有一种腻涩之感,甚至粘手。而“小看”就是指留心察观局部细节。例如,板面雕刻的底部,最好不要正视,而要从旁侧视,老的整体平整,一丝不苟,而新的则呈起伏不平状;雕刻要观侧面细部,老的细节精细而光滑,新的则粗糙,留有初加工的痕迹。细部与局部的差异,是不同工艺所造成的,因为以前是手工活,而现在则是机械加工的,如雕镂、打磨。还有—个“小看”,就是看榫卯接口,今日的工艺与历史上的工艺有较明显的差距。
  最后—个“小看”要看家具饰件,如铰链、拉手、包角等,这也是鉴定的对象。
  目前,古家具的造假作伪非常厉害,所采用的手段也五花八门,但综观整个古家具市场的情况来看,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材料替代。这种造假常常利用人们对木材识别上的难度,混水摸鱼、张冠李戴,造成一种假象,给人产生误导,例如利用普通的花梨木、白酸枝、冒充黄花梨;
  表面染色。木材的色泽,是鉴别木料品种的重要因素,有的作伪家具,就采用某一种纹理,棕眼相近的材质,然后在表面上色,从而产生一种错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例如在一些杂木上染上黑色,冒充紫檀。又例如在花梨木上染上红色,冒充老红木;
  真假混淆。这是较为老道的作伪方法,通常将老家具或老料配装。例如将一把老椅子一拆为两,然后配装为两把椅子,鉴别这种家具需要耐心与细致,尤其是要从局部、细部与整体的气息上加以辨别,还要从包浆、皮壳加以审度。必要时还要拆开榫头查察;
  老料新工。利用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老料与旧材,从新加工或改制。就事论事地讲,地道的老料加上考究的制作工艺,这样的家具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那些料既不到位,工艺又粗制滥造的东西,就要特别当心留神了。鉴定这种家具,特别要注意对鉴定物的器形、气息、包浆、细部,以及打磨工艺与自然使用的轨迹。有条件应拆开部分结构,以窥内部隐蔽部分;
  拼装组合。这也是一种传统造假的手法,将那些相同或相近的老家具的残件重新组合成一件家具,或者重新配装缺件,以达到完整的目的。这种造假法,粗糙的一眼能看出,但细致的却较为难看,尤其是像拼装不多的家具,这就要看你的审视鉴别能力了,所以当你见到一件特别完事无损的老家具,千万不能激动起来,一定要头脑冷静。
  综上所述,如何鉴赏古家具,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探讨、实践、持之以恒,最终一定能悟出其中的真谛,实践才能出真知。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548410415649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