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区别是什么?



				
				
高@设计师
25481 次浏览 2024-06-10 提问
13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2 23:18:31 回答

紫砂壶从成型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四类:全手工,半手工(模具壶),灌浆壶,手拉胚。
1、手拉胚  什么是手拉胚?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机器带动一个转盘,再通过艺人的技术将泥巴拉出壶型。我言语表达能力有限,您知道大概就行了。看过《人鬼情未了》或者周星驰和张漫玉《家有喜事》的朋友,是否还记得里面那个玩泥巴的游戏,就很类似于做手拉胚的啦。  2、机器壶  有不少朋友提到“机器壶”,我刚开始以为大家心目中的机器壶指的就是手拉壶,但后来我才理解过来,原来朋友们所说的“机器壶”是利用滚压机来做壶,但我认为,紫砂杯可以用机器滚压成型,事实上多数的紫砂杯都是机器滚压成型,生产量极大,而紫砂壶造型复杂,难得滚压成型,我还真没见过,我更不知道“机器壶”这个概念是哪个牛叉的人创造出来的。3、灌浆壶  近来发现多数的壶友对模具壶和灌浆壶概念是模糊的,甚至很多人眼里的模具壶就是在一个现成的石膏模具里面,加一团泥巴进去,挤一挤,压一压,一个“紫砂壶”就成型了。呵呵。其实这种理解倒是有点像灌浆壶。  那就先简单说说灌浆壶。灌浆,灌浆,顾名思义,把泥巴浆灌到模具里面,泥巴干了,可成壶,成杯,成雕塑,成花盆,成酒瓶等等,适宜大批量生产,成品率极高,若用心修胚,每把壶都能做的非常完美,但工艺价值极低。具体做法网上很多,有兴趣搜一下,我就不多讲。  4、为什么模具壶也叫半手工壶?  为什么模具壶也叫半手工?到底和全手工有何区别?这是多数壶友玩壶很久,但依然稀里糊涂的概念。因为大家离丁山比较远,身边看不到谁做壶,只能道听途说,凭空想象,所以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思路,你就明白大致什么意思了。  首先,你把壶的各个部分单独看待,一把紫砂壶主要的部分就是:身桶,壶嘴(或者壶流),壶盖,壶把,滴子(或者壶纽)。当然,壶底,足,颈部,壶身的装饰也有不同做法。  所谓全手工壶呢,就是壶的各个部分全部分别用“全手工”做出,再靠艺人的经验和审美能力来把它们分别整形,规范化,最后再全手工“拼凑”到一起成壶。  而所谓模具壶呢,就是把壶的各个部分分别先用“全手工”做出雏形,然后把它们放入“各自”的模具里面整形,规范化,最后再全手工“拼凑”到一起成壶。

2024-06-12 23:18:31 回答

1、半手工: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
   简单说来:
   第一种: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
   第二种: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
   第三种:整把壶都借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壶也可称为模具壶。
   很多壶友担心半手工壶可以利用模具进行无限量的复制,其实无需担心,半手工壶同样含有作者的思想在里面,并且也存在不可复制性。如顾景洲的许多壶同样借助了模具,顾老用模具在于用得好,用得巧,就如当年顾老制作的洋桶,让当代的工艺师甚至是高级工艺师使用顾老的模具来制作此壶都无法达到他的效果。还有些壶,特别是花货不靠模具是无法制作的。
   2、全手工: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来制作一把壶。因此全手工制作难度相对较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全手工由于没有用到模具,因此,每一个块面或者部位相连接都是用脂泥粘起来的,就算艺人在连接的时候将痕迹刮得再干净,但是泡过几壶茶后便可看出,毕竟脂泥的颜色和壶身的颜色会略有差别。
而有人说起的在壶内壁上盖章来区别全手工和半手工,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半手工也可以进行盖章的。接缝也是一样,要是有艺人真的想把半手工做出全手工的模样,仿接缝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全手工和半手工的争议,其一,不需要围绕在模具、工具上打圈,归根结底,模具也是一种工具,古时制作筋囊器型时就是依靠模子进行塑形的;其二,具体要看什么壶型,有的壶型半手工做出来比全手工更有气韵;其三,全手工壶远远比大家想象的难做,不到火候的艺师做出来的全手工壶的力度等等远没有半手工做出来的强,而且在型制规整方面还不到位,哪怕当今国家级工艺师、高工等也不会说做一把全手工壶就是成品,很多时候做出来以后还得重新推敲琢磨;其四,原来紫砂一厂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传统手法打出身筒后,为了使壶型更加标准,还借助模具准型。
一把壶的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如果是光货,壶面是否光整无暇;如果是筋囊器,那线条是否清爽利落,块面是否均匀,曲线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货,那么上面的花草树木是否自然如天成,无一点矫饰。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半手工和全手工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其次,我们从实用和收藏角度来看:
壶的本质功能就是供喝茶所用,只要其符合制壶要求,是自己所喜欢的壶型和泥料便可。
也有许多壶友,已经开始收藏紫砂壶,那么在收藏中,是否以全手工为先呢?一般而言,到达收藏程度的壶友,已经领悟紫砂壶的真意。紫砂在艺人的手下变化万千,先经过水的浸润陈腐,后经历火之考验,所谓不出水火,不成真身。因此壶是包容万千的,半手工和全手工在此时也变得无关紧要。
如果某一半手工壶由作者加入了独有的思想,创别人所未能,且壶型优美和谐、寓意美好吉祥,不仅这把壶有收藏价值,连其模具也有收藏价值。如大亨的鱼化龙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同样也使用了模具,并且这个模具留存至今,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再用此模具做出如此经典的鱼化龙。
鱼化龙不用到模具根本无法做出,那么,当你面对心仪的鱼化龙,此时若还要计较半手工和全手工,那就失掉自己的真心了。又如汪寅仙的光货《曲壶》,圈内众所周知是借助半手工成型,可做出了力度美与味道,夸张的诠释了曲线的张力与优美,且做工非常扎实到位,曲壶成为了汪寅仙的代表作,为众多壶友所喜欢,市场价也扶摇直上,目前市场价在30万左右。

2024-06-12 23:18:31 回答

紫砂壶模型成型的半手工工艺程序:先由制模开始的,把石膏浇成圆柱状,在专用的车台上用专用的车刀,把圆柱形石膏成所需要的母模,配上壶嘴、壶把、壶钮,待石膏干后打好泥片后用泥先围成圆筒状,稍加拍成鼓形,分开石膏外模型,把鼓形泥筒放进石膏外模内使左右外模对榫夹紧然后用铁丝固定外模,用工具或手放进外模内挡坯,使鼓形泥筒完全紧贴在外模内壁上,然后放在一边,待收干,然后泥坯会自行和外模脱离,再用盖的外模挡壶盖,用壶嘴、壶把、壶钮的外模印出它们来,然后待稍干,把壶身、嘴、把、钮、盖的坯体从外模中取出整理后按上壶嘴、壶把、壶钮,再把壶嘴、壶把、壶钮的接缝修正用明针(也就是牛角片)整平、打光。  全手工抟坯成型的工艺流程:把泥展开成长条泥片,用泥片车画出所需要的泥片高(宽度)、长度和弧度,再把泥条围成筒状,用木制的拍子打拍成所需要的形状加底口的封片,待干后进一步用带弧行的竹范整型(为用手拍不可能达到同心圆程度所以要用竹范重新整理,使其达到相对圆整)再加塑上口片和底足片待干后用矩车开出足圈和口来,整理足圈和口片跟壶身筒的接面,再做壶盖(弓形壶盖分成弓弧形泥片,平面泥片和撮口三部分组成把这三部分加塑完成后开掉撮口内的平泥片整理完成后按上壶钮后再按照壶身的比例塑壶嘴、壶把。按照“把随壶身走,嘴随把尾出”的理念按上壶嘴、壶把,尽量的使其在壶身的半经线上处理壶身和壶嘴跟壶身的接触面使其顺畅后再用明针“了”光,打上印底印,待干后进窑烧成。  以上两种不同的成型工艺可以看出,半手工壶工艺流程做成来的壶任何一个造型绝不会仅仅只是一个,而全手工壶却有着不可复制性。抛开这点不谈,半手工壶在挡坯的过程中因用力挤压,使泥料的被压紧,跟全手工壶相比透气性要差了些。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006040573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