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芍药花怎么养麻烦大家来告知下?



				
				
蒙古无双皇帝
16623 次浏览 2024-06-15 提问
13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7 12:25:50 回答

盆栽芍药花怎么养以及盆栽芍药花的种植方法:
1.繁殖以分株为主,在8—9月份内进行。
2.盆栽芍药花怎么养?芍药根系粗大,宜用大简盆栽,宜将益底几扩大,再多衬垫瓦片、砾土以利排水,并施用5%的基肥,盆土用堆肥土分层填土栽植。种好后浇1次透水,放置阴处半月。
3.盆栽芍药花怎么养,怎么浇水?采用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发芽长叶后每半月施含磷的肥液1次,至花蕾出现时,水肥量呈减少,到8月再施磷肥l次以利花芽分化,11月拨开四周盆上添施迂肥。
4.盆栽芍药花怎么养,花后应剪去残花。开花后4—5年必须换盆剪去老根,近行分株,更栽培土壤。
5.芍药常因诽水小良,根邰有腐烂发黑现象,此时应将腐黑部分切除,并60度白酒将根部清洗并换土重栽。

2024-06-17 12:25:50 回答

1、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
2、芍药花耐寒力强,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可以露地自然越冬。但耐热力较差,炎热的夏季停止生长。芍药花喜阳光,但在疏荫下也能生长开花。喜湿润,但怕水涝,宜在土层深厚、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低洼盐碱地不宜栽培。
3、芍药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宜。分株的方法是将3年生以上的株丛掘起,抖掉泥土,  阴干稍蔫后,以三四个芽为一株,找自然连结的最小处用利刀切开,切口处涂以木炭粉防腐。为了促进新根萌发,可将肉质根保留15厘米长进行短截。分株后要尽快栽植。
4、芍药的生长特点是春季萌芽后迅速生长开花,开花后即停止向上生长,叶数也不再增加。秋末地上茎叶全部枯死,地下长纺锤形的肉质根,积累着充足的养料,深深地理在土中,根颈处长着待发的幼芽,翌年春回大地时便破土而出。
5、芍药栽培管理较简单,由于它是肉质根,栽植地点宜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地势高燥之处。栽前深翻30厘米以上,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骨粉以及少量杀虫剂,再深翻一次,其上覆一薄层土,避免根直接与肥料接触而造成烂根。然后把芍药放入穴内,使根系舒展伸直。栽植深度以芽以上覆土3-4厘米厚为宜。覆土后将土轻轻压实,浇透水,次日傍晚进行浅中耕,使土壤通气良好。
6、冬季严寒地区,入冬后在栽植穴上培土20厘米厚,以利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将培土扒掉。春季新芽萌发时进行施肥浇水,中耕保墒。现蕾后及时摘除侧蕾,集中养分供主蕾生长发育,并保证主蕾花冠丰满。花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不使结籽:以免消耗养分。花后随即追施一次液肥,促进花芽分化,施肥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确定是否浇第三次水。从春至秋要经常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秋季叶子枯黄时要及时剪去,并再施一次厩肥或堆肥,然后即可培土越冬。
望采纳,谢谢。

2024-06-17 12:25:50 回答

一、芍药的栽培管理1.栽培芍药耐旱忌湿,喜光厌热,宜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栽培,芍药根系深,为肉质根,栽植地应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地势高燥之处。栽植前深耕并施足基肥,如厩肥、骨粉及少量杀虫剂,再深翻1次,免烧伤根系。株行距,在花坛为90cm×75cm,切花为60cm×45cm。栽植不可过深或过浅,一般从芽上覆土厚约3~4cm为好。覆土后,压实,浇透水。2.管理入冬前,叶枯黄后,剪去地上部分,在栽植穴上培约20cm厚土防寒。翌春解冻后,嫩芽出土前,将堆土扒除,平整。春季萌发时,即行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保墒。整个生长季至少除草10次以上。芍药喜肥,除栽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注意生长过程中施肥。花前施肥:展蕾现叶后,进入营养和生殖生长旺盛期,需肥量大;花后施肥:这次施肥有利于孕育新芽,是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肥最迫切时期,如肥料跟不上,直接影响翌年生长和开花。结合堆土施冬肥,为来年开花打下物质基础。无论哪一次施肥都应注意三要素的配合。注意:芍药怕涝,但喜土壤湿润,因此要注意旱浇涝排。现蕾后及时摘除侧蕾,以便养分集中于顶蕾,使开花肥硕丰满。对于开花易倒伏的品种,应设支柱。立支柱有两种形式:①单杆式:以扶持花特大而秆又软的品种;②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使花秆相互依附而立,切忌缚扎茎秆。盆栽可在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结合分株繁殖进行栽种。选用口径25厘米大小的盆,盆底盖上瓦片以利排水,铺入适量的基肥,基肥不能与芍药根直接接触,以免烧灼而死。然而加入栽培土,盆栽土可按园土、沙土和腐叶土各1份的比例配制。芍药栽种深度一般以芽离表土3厘米左右为宜,过深第2年芽出土慢、生长弱;过浅根茎露于土面遭日晒,同样影响生长发育。栽种后浇透水置于室外,以后盆栽土以保持稍润湿状况为宜。待翌年4月份展叶后生长迅速,现蕾后每10天施1次液肥;雨季要注意排水;为使主蕾花大色艳,应去掉侧蕾。花谢后,需及时剪去花梗,以促孕育新芽,仍需每10天追施液肥1次。秋冬之际,地上部分枯死,予以剪去,集中处理掉,结合松土施最后1次肥料,为第2年开花打下基础。
二、芍药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根插和播种繁殖1.分株繁殖时间以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宜。此时气温高,有利于分株后根系伤口愈合及萌发新根,并可在冬季来临之前使根系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增强抗寒能力,对翌春生长开花有利。分株过早,易秋发芽,影响翌年生育;过迟则新根弱或不发新根,来年新株衰弱。我国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农谚。(1)分株方法:先将3年以上的株根掘起,震落泥土,阴干稍蔫后,顺自然纹理可分离之处分开或用刀劈开,每丛带有3~5个芽,剪除腐根,注意不要碰伤芽嘴;伤口最好涂以草木灰或硫黄粉以免病菌侵入。药用栽培时,通常于芽下5~6cm处,将粗根切下加工入药,将根丛栽植。(2)分株年限:以栽培目的不同而异。作花坛栽植或切花栽培时,6~7年进行分株1次;作药用栽培以采根为目的,则应3~5年分株1次。2.根插繁殖在秋季分株时,收集断根,切成5~lOcm长的小段,扦插于整好的深10~15cm的沟中,覆盖5~lOcm厚的碎土,浇1次透水即可。3.播种繁殖仅用于培育新品种。播种地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为好。播种可采用条播和穴播。条播:行距40cm左右,播深6~7cm,粒距3~4cm,播后覆土。穴播:穴距20~30cm,每穴播种4~5粒。播种后当年秋季生根,次年春暖后新芽出土。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只生1~2片叶,苗高3~4cm,以后生长加快,3~5年可开花。
三、芍药病虫害防治芍药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叶霉病。该病是一种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出现紫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中央呈淡褐色,边缘为暗紫褐色,具同心轮纹,秋天成暗褐色。该病由真菌引起,以4~5月份潮湿天气条件下最易发病。②轮纹病。发生在叶片上,初为褐色圆斑,呈同心轮纹扩展,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常联结成不规则状,后期干枯。该病从伤口处侵入,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易发生。③疫病。该病可侵害叶、叶柄和茎。叶子发病多从下部叶面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中央灰绿色,边缘暗绿色,然后叶凋萎,枯死。④菌核病。该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温度20℃左右,湿度80%以上易发生,靠近地面的茎部受害最重,受害后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大腐烂,潮湿条件下表面有白色菌丝层,后集结成黑色菌核。防治方法:上述前3种病害应加强通风,再喷以百菌清或多菌灵800~.1剂,分3次服用。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2880458831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