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下常见的家庭观赏植物大全?



				
				
电冰箱5
56625 次浏览 2024-06-16 提问
132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18 03:39:05 回答

吊兰:又称垂盆草、折鹤兰,为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吊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的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的匍匐茎长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吊兰不仅是居室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一种良好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1-2盆吊兰,空气里的有毒气体便可吸收殆尽。            
   文竹:又称云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文竹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深受人们喜爱,也是著名的室内观叶花卉。它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还能分泌出杀灭细菌的气体,减少感冒、伤寒、喉头炎等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荷兰铁:又称巨丝兰,为百合科丝兰,属常绿木本观叶植物。其株形规整、茎干粗壮,叶片坚挺翠绿,且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栽培管理简单,对多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氨气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是室内外绿化装饰的理想植物。    
   如何根据房间的性质摆放观叶植物  家庭居室的绿化要根据居室的大小,性质,用途等,将不同形态色彩,不同品种特性的观叶植物进行合理布置。      
 (1)客厅。客厅是家庭人员聚集和接待客人的公共场所,绿化要抓住重点,力求朴素美观。选择的观叶植物既有大体效果,又有精致的园林风味,丰富多彩,给人难忘的印象。可在沙发茶几上摆设株形秀雅的观叶植物,若要放一盆广东万年青彩叶芋伞草之类  则凭添南国风光。桌、柜上置以瓶梅或竹皿插花,可收  “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墙角的空间配以高脚花架,上摆龟背竹、龙舌兰、印度橡皮树、棕竹等中型观叶植物,顿觉美观典雅。再在向阳窗户两边悬挂吊兰、紫罗兰等,那么客厅就会成为理想的雅座。  
   (2)书房。书房是学习知识与钻研科技的场所,在布置上应创造出清静、雅致的环境,给人以文静、幽雅的印象。可在书桌上放置一二盆文竹、五针松、凤尾竹等,则显文静清逸。书柜顶端配置枝叶悬垂的花叶常春藤,能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效应,墙壁空闲地方装饰一盆棕竹或龟背竹,临窗悬挂吊兰,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在书架上配备小博古架,将古玩、小工艺品或一些微型山石盆景摆上,幽雅的气氛油然而生。    (3)卧室。卧室是睡眠休息的场所,室内绿化应起到雅洁、宁静、舒畅等作用。宜选用冷色调的花卉来点缀,应以小型植物为主,植物气味不宜太浓。柜上摆设一盆文竹、君子兰、龟背竹,而在穿衣柜上摆上吊兰、白粉藤等。老人居室绿化要求简洁,管理方便,多以虎尾兰、千岁兰、万年青为主,还可桌饰球根类或水培植物,以方便老人观赏植物生长。儿童居室宜选择色调明快、儿童喜爱的植物,如彩叶草、变叶木、西瓜叶等,以利于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启发儿童的思维。同时,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尽量不要悬吊植物和大盆花卉,以免危及人身安全。

2024-06-18 03:39:05 回答

常见的家庭观赏植物大全如下
(1)印度橡胶树。喜温湿,耐寒,叶密厚而有光泽,终年常绿。树型高大,3℃以上可越冬,应置于室内明亮处。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2)垂榕。喜温湿,枝条柔软,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丛生常绿。自然分枝多,盆栽成灌木状,对光照要求不严,常年置于室内也能生长,5℃以上可越冬。原产印度,我国已有引种。
(3)蒲葵。常绿乔木,性喜温暖,耐阴,耐肥,干粗直,无分枝,叶硕大,呈扇形,叶前半部开裂,形似棕榈。我国广东、福建广泛栽培。
(4)假槟榔。喜温湿,耐阴,有一定耐寒抗旱性,树体高大,干直无分枝,叶呈羽状复叶。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泛栽培。
(5)苏铁。名贵的盆栽观赏植物,喜温湿,耐阴,生长异常缓慢,茎高3M,需生长100年,株精壮、挺拔,叶族生茎顶,羽状复叶,寿命在200年以上。原产我国南方,现各地均有栽培。

2024-06-18 03:39:05 回答

常见的家庭观赏植物大全
室内观赏植物——芦荟  芦荟号称是净化空气、吸收辐射的好手,而且它绿色而肥厚的叶片也很惹人喜爱,不同种的芦荟生长的形状也有所不同,向上长成一簇的,像花瓣一样向四周生长的,都是适合室内种植的。芦荟汁还有美容的功效哦。  
室内观赏植物——蝴蝶兰  蝴蝶兰的花朵小巧而迷人,小朵小朵的蝴蝶兰簇拥在一起,形成一片色彩的海洋。颜色有以粉红和**为主的多种颜色,花瓣形状像蝴蝶的翅膀,像是翩翩欲飞的样子,非常生动。  
室内观赏植物——文竹  文竹纤细的枝干和如云雾般扑朔迷离的细叶,给这种绿色植物罩上了水墨画般的诗意,所以,文竹也是传统中国家庭中很喜欢摆放的一种植物。不过文竹的叶子很容易泛黄,要经常带它出去晒晒太阳才能保证翠绿的外表。  
室内观赏植物——满天星  小型花朵在室内观赏植物中很受欢迎,它们娇俏的身姿清新淡雅,成片出现尤其惹人怜爱,布置在卧室内非常适宜,天生有着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室内观赏植物——蟹爪兰  蟹爪兰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具有很不错的观赏价值。花朵的颜色从花瓣根部到顶端,呈现由浅到深的渐变色,而叶形是像螃蟹的脚一样,一节一节的,两侧还带有尖尖的凸起小刺,辨识度很高。  
室内观赏植物——仙人球  也许在野外,仙人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具有普通审美价值的植物,但是现在售卖的仙人球盆栽,早已将其进行改良,使仙人球的外形更加规则,常见的有球形的和条形的,再加上其优秀的防辐射的品质,成为一种常见的装点家居环境和办公场所的多肉型观赏植物。  
其他的室内观赏植物非常之多,比如绿萝、吊兰、万年青、滴水观音、富贵竹等等。大家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偏好程度和想利用它实现的功能来加以选择。

2024-06-18 03:39:05 回答

铁线蕨:
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鸭脚木:
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吊兰:
能吸收空气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盆吊兰在8~10平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一般在房间内养1~2盆吊兰,能在24小时释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吊兰对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力特别强,比如空气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别能达到95%和85%.吊兰还能分解苯,吸收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吊兰又被称为室内空气的绿色净化器.
芦荟:
一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
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吸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居室环境有很大作用.当室内有害空气过高时芦荟的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这就是求援信号.只要在室内再增加几盆芦荟.室内空气质量又会趋于正常.  
龟背竹:
夜间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
龟背竹净化空气的功能略微弱一些,它不像吊兰.芦荟是净化空气的多面手.但龟背竹对清除空气中的甲醛的效果比较明显.另外,龟背竹有晚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帮助.加上龟背竹一般植株较大,造型优雅.叶片又比较疏朗美观.所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室内植物.龟背竹的果实成熟后可以做菜.香味像凤梨或者香蕉。
常春藤:
吸收甲醛的冠军.
常春藤是目前吸收甲醛最有效的室内植物,每平方米的常春藤的叶片可以吸收甲醛1.48毫克.而2盆成年的常春藤的叶片总面积大约0.78平方米.同时常春藤还可以吸收苯这种有毒有害物质,24小时光照条件下可吸收室内90%的苯.根据推测,10平方米的房间,只需要放上2-3盆常春藤就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它还能吸附微粒灰尘。
橡皮树:
消除有害物质的多面手
橡皮树是一个消除有害植物的多面手.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橡皮树还能消除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室内灰尘能起到有效的滞尘作用.
文竹:
消灭细菌和病毒的防护伞
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释放出的气味有杀菌益菌之力.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
滴水观音:
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  (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棕竹:
消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
棕竹的功能类似龟背竹.同属于大叶观赏植物的棕竹能够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棕竹还能消除重金属污染并对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当然作为叶面硕大的观叶植物,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般植物所不能企及的消化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的功能.
富贵竹:
适合卧室的健康植物
富贵竹可以帮助不经常开窗通风的房间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消毒功能,尤其是卧室,富贵竹可以有效的吸收废气,使卧室的私密环境得到改善.
我所了解的有以上几种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5278968811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