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鱼缸两三年怎么重新开缸?



				
				
花轮小丸子
3534 次浏览 2024-06-03 提问
15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5 07:53:27 回答

1第一步先困很多水备用,量是够装满你鱼缸的水。2把你闲置鱼缸(或者说新买的新粘的)加一些水拿铁丝球用(多用洗涤液)洗涤液洗刷,要保证每个部位,角落都用力刷到,铁丝球可以把玻璃表面上因干涸而粘贴的顽固污垢和细菌刮刷掉,以免以后鱼入缸水泡长久自然脱落(请放心玻璃不会刮花,我以前是做玻璃行业的,铁丝球刮的属于毛刺划痕,更本就看不到)。确定洗刷到位后倒掉脏水,简单冲洗一下。3再加入鱼缸一多半的水量,加入高锰酸钾调到紫红色,再用铁丝球刮刷所有部位(高锰酸钾到药店买就行,我买的七毛钱)。再用毛巾擦,因水装鱼缸的一半,上半部分没有水,就拿毛巾带水往上部撩动(装满水最好,装半缸省事,不用抽那么多水),三四十分钟后抽出,冲洗几遍至干净。4鱼缸装满自来水,倒入观赏鱼专用盐若干袋,视鱼缸大小而定,越多越好,至少一两袋,鱼店有售两元一袋。浸泡一天至七天(心急就一天足矣,我开的几个缸都一天)。5抽干盐水,清洗若干次确定干净后,组装设备:潜水泵一个,温度计两个(以防一个不准确,这东西不贵),加温棒一个(200W的,和50W一样耗电量,而且价钱一样,大瓦数的好用),鱼捞一个,所有这些都用高锰酸钾浸泡二十分钟,再用清水冲干净,装到鱼缸合适的位置。过滤盒很关键,是鱼缸的心脏,过滤盒最低下一层是玻璃环(玻璃环五元至三十元一斤的,视经济状况而定),多多益善。因为硝化细菌的多少取决于玻璃环的多少,这是他的家。如果是养罗汉鱼一类的喜欢硬水的鱼那就在玻璃环上面放一层珊瑚石(两元到五元一斤的)。第二层是生化棉两层(小的五元一张大的十元一张)。第三层也就是最上面的一层是过滤棉(五角和一元一条的),过滤棉放四五层,注意:以后只能清洗过滤棉的最上面的那一层,下面的千万别动。好像万事俱备了吧?那就启动吧:开泵打氧,加温25至30度,多少度那就看你养什么鱼,不同的鱼不同的温度。6现在准备放入闯缸鱼,闯缸鱼入缸前要用淡红色高锰酸钾浸泡十多分钟,再用观赏鱼盐浸泡十多分钟,以免带入病菌。闯缸鱼五天至十五天,(我没闯缸,直接放入罗汉鱼苗十多条鹦鹉三条招财一条,都很好,建议最好闯缸,特别是名贵鱼种时间更要长)闯缸鱼用锦鲫鱼最好,因为它能吃能拉,闯缸阶段猛喂饲料,过滤泵自然会把残食和鱼屎抽到虑盒里,这样就给硝化细菌提供食物了,硝化细菌在一星期繁殖,(我每次都在虑盒进水处放一个虾仁或弄死的小鱼,效果明显,三四天后不等产生有毒物质取出虾仁),这期间过滤和氧气一定要强大才能迅速培养硝化细菌。也能保证鱼缸无残物影响水质。开缸成败视闯缸鱼的状态和水的清澈度而定,当然鱼缸水不能有异味,一股淡淡的泥土味道是正常的,水清鱼欢说明成功。如果你养的鱼特别名贵或者说特别不好养的话,就再试一下,再买点不太好养的便宜的小鱼再试一两天,但一定要保证买回的小鱼是没有病的。最后一步,请鱼入缸,买回的鱼袋表面用鱼缸水冲一下(以免病菌带入),打开袋口放在鱼缸水面,不要让里面的水流入鱼缸。二十分之后袋里水温和鱼缸水温相同时,慢慢把鱼缸里的水注入到袋里,注入一点就停一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鱼适应你鱼缸里的水质,因为你的水质和这条鱼以前生活中的水质肯定不同,PH值和一些我说不明白的东西如果相差太多,鱼又没有适应的阶段一下倒入很可能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这个注水过程持续四十多分钟加满,拿出袋子(事先准备两个盆子,一个装高锰酸钾淡红色的水,一个装浓盐水,当然都是鱼缸里的水,因为温度都是相同的了)把袋子里的鱼捞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十多分钟,再捞到盐水中浸泡十多分钟,捞出慢慢入缸。下面的就是慢慢享受你的爱鱼送给你的快乐历程了。最后要说明的是,我这样开过四个缸,没有失败过,也没见过失败的缸是什么状态的,总之我的缸水清鱼欢,十多条罗汉鱼都是跳出水面抢我故意悬在半空的虾仁,从两三厘米养到七厘米,中间搬了三次家都是新粘的缸,没有生病记录更没有死亡记录,所以照上述开缸失败的别骂我。也许是我命好没失败过,也许是你哪里弄错了。

2024-06-05 07:53:27 回答

1第一步先困很多水备用,量是够装满你鱼缸的水。
2把你闲置鱼缸(或者说新买的新粘的)加一些水拿铁丝球用(多用洗涤液)洗涤液洗刷,要保证每个部位,角落都用力刷到,铁丝球可以把玻璃表面上因干涸而粘贴的顽固污垢和细菌刮刷掉,以免以后鱼入缸水泡长久自然脱落(请放心玻璃不会刮花,我以前是做玻璃行业的,铁丝球刮的属于毛刺划痕,更本就看不到)。确定洗刷到位后倒掉脏水,简单冲洗一下。
3再加入鱼缸一多半的水量,加入高锰酸钾调到紫红色,再用铁丝球刮刷所有部位(高锰酸钾到药店买就行,我买的七毛钱)。再用毛巾擦,因水装鱼缸的一半,上半部分没有水,就拿毛巾带水往上部撩动(装满水最好,装半缸省事,不用抽那么多水),三四十分钟后抽出,冲洗几遍至干净。
4鱼缸装满自来水,倒入观赏鱼专用盐若干袋,视鱼缸大小而定,越多越好,至少一两袋,鱼店有售两元一袋。浸泡一天至七天(心急就一天足矣,我开的几个缸都一天)。
5抽干盐水,清洗若干次确定干净后,组装设备:潜水泵一个,温度计两个(以防一个不准确,这东西不贵),加温棒一个(200W的,和50W一样耗电量,而且价钱一样,大瓦数的好用),鱼捞一个,所有这些都用高锰酸钾浸泡二十分钟,再用清水冲干净,装到鱼缸合适的位置。

2024-06-05 07:53:27 回答

方法 一、确定养殖鱼种、密度、鱼缸尺寸及过滤系统
  养殖的鱼种及密度是确定鱼缸尺寸及过滤系统的依据,与硝化系统的建立完善有着重要关系。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养好水和鱼的一个基础条件,怎么才算“合理”,有一个公式:“1升水养一厘米的鱼”。例如:一个100升水鱼缸可以养10条10厘米以下长度的鱼,保持这个密度就不为过。这个养殖密度是指成鱼的体型,因此要考虑到鱼长大后所需的空间来确定鱼缸尺寸。
  鱼缸过滤系统应具备两大基本功能:
  1、滤除水中的鱼便、残饵等各种有机物颗粒,以及纤维、尘埃、滤材脱落的粉末等各种无机物颗粒,使水体保持清洁透彻,减轻硝化系统的负担。
  2、以生物滤材做为载体培养硝化菌,将水中的氨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毒性很小的硝酸盐。
  在配置过滤系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水循环次数,一般以每小时循环5-10次为佳。
  以一个500升水的鱼缸为例,最好配置每小时流量3000升以上的水泵(实际流量),按照水泵标示流量的70%计算实际流量,一般比较稳妥。规定水循环的次数是为了满足硝化系统的需要,这是受硝化菌的特殊习性决定的。硝化菌漂在水中是不能工作的,必须依附于生物滤材才能生长繁殖和工作,水中的毒素是在不断产生的,一个完善的硝化系统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清除掉水中的毒素,所以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流经生物滤材才能使硝化菌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水循环系统。很多硝化系统不好的鱼缸换大功率水泵后水质变好就是这个道理,增加水循环量是加强硝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
  2、一定要重视造流,好的造流可以提高过滤效率,使鱼便产生后立刻被造浪泵产生的水流带到水泵附近滤除掉,不给异营菌在缸里大量繁殖的机会,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因此可以极大地减轻硝化系统的负担,同时还能保持水质的清澈,可谓一举两得。
  3、生物滤材的使用量至少要占鱼缸体积5-10%。
  以一个500升水的鱼缸为例,至少要有25升以上的滤槽空间来放置生物滤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地使用生物滤材,给硝化菌提供广阔的生长空间。生物滤材培养硝化菌的能力取决于其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生物滤材的体积越小其表面积越大,表面越粗糙的其培养硝化菌的能力就越强。
  关于滤材的合理搭配,物理过滤的主滤材选用:白棉或羊毛绒。生化过滤主滤材选用:麦饭石、火山石、陶瓷沙。配置比例:白棉10%、麦饭石或火山石60%、陶瓷沙30%。
  二、关于设备清洁、消毒、困水
  没有太大必要对鱼缸和水泵消毒,因为要消毒的这些东西都有着干燥坚硬的表面,这些物品都不是细菌理想的繁殖场所,在没有合适的营养供给的情况下,细菌不会在这些物体上大量繁殖,既便是有也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对于这样的物品只需要简单的擦洗就可以,没有必要去消毒。
  当然也有特例:如果发现鱼缸或器材上有明显的菌落霉斑或者脏污严重就必须消毒后使用,这只是极端事例。如果必须消毒,建议用二氧化氯,采用浓配稀释法,配10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10升,擦拭一遍被消毒物品即可,半个小时后用自来水一冲就可以用了。
  困水在这个阶段可有可无。现在城市自来水一般都是二氧化氯消毒的,所以没有氯气含量,二氧化氯不是氯制剂,在水里不产生氯气和次氯酸,所以非常安全。如果当地的自来水是用氯气消毒的,会有刺鼻的氯气味,就必须要困水了,困水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使水中的氯气挥发,防止伤鱼。关于困水时间问题,我建议不管何种形式,不要超过3天。有人一困一周,或者更久,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时间久了水中的微生物会繁殖,加之困水桶里没有硝化菌,所以会产生毒素,而且现在大部分楼房都采用二次供水,二次供水水箱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这种水如果再被长期存放,细菌会超标的,有鱼友做过测试,困水过久的水里会产生毒素指标。
  三、鱼缸加水、开泵、加温、打氧
  加水可以加热水器的水,或者是烧的水,这样可以迅速的把温度提高到设定值,减少加热棒的负担。
  四、关于闯缸鱼
  闯缸鱼的作用是制造垃圾(鱼便)产生“氨”,为硝化菌提供食物。与闯缸鱼开缸法对应的是死鱼开缸法,是把死鱼死虾放在过滤里,使其腐败产生“氨”,为硝化菌提供食物。
  科学开缸养菌的真谛是:“合理平衡的氨的供给,硝化菌才能更好的生存”。鱼缸里不要怕硝化菌没有食物,只要有鱼在硝化菌就会有充足的食物,只要还存在毒素指标,就说明硝化菌的粮食过剩了,这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控制和压低毒素的含量,不给硝化菌造成过多的负担才对。而闯缸鱼开缸法氨指标一般会在1mg/L以下,这种合理平衡的氨的供给,更适合硝化菌生存,开缸速度快也更容易保持水质清澈。
  关于闯缸鱼的要求:健康、便宜、皮实、能吃能拉,鱼种不限。
  数量要求:60的鱼缸,10厘米的闯缸鱼1条,80的2条,1米的4条,1.2米的6条,1.5的8条,以此类推。
  添加方式:80以下鱼缸一次到位,大缸应该慢慢添加,初期少加,中后期全部到位,还可以在毒素双零后再多加几条闯缸鱼,做一下压力测试,这样下主鱼的时候更有把握。
  五、关于硝化菌制剂的使用
  自然开缸法是不添加硝化菌的,完全依靠水体里自然存在的硝化菌慢慢繁殖。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硝化系统建立较慢,一般需要30-45天才可以完善。现在比较流行使用硝化菌制剂来加速开缸,有资料表明使用硝化菌开缸比自然开缸法的速度要快很多,硝化菌的添加对于快速建立硝化系统是很有帮助的。
  选用硝化菌制剂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干粉硝化菌是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硝化菌干燥后分散于粉状基质中制成的,故保存时间较长可以1-2年。液体硝化菌保存时间短,最好选用半年之内生产的。另外还要注意不能使用臭的液体硝化菌,因为硝化菌制剂在生产时,菌液里不能含有任何能引起异营菌分解的有机物的,否则瓶封中的空气将很快被耗绝,而形成厌气状态产生硫化氢,这就是有的硝化菌会臭的原因,这种臭硝化菌里实际已无硝化菌,而是已经腐败了的高浓度营养液,这样的东西倒鱼缸里,会使鱼缸的水富营养化,细菌会疯长,俗称“暴菌”,所以水会极度混浊。硝化菌最好选用主流品牌,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添加就可以,开缸成功后硝化菌已经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理论上讲不再需要定期添加了。
  关于Em菌的使用:
  Em菌在开缸初期就可以使用。使用Em菌从开缸第一天起就让有益菌占主导地位,这对于抑制病原菌,提高鱼的免疫功能,减少鱼病发生,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另外Em菌能高效分解有机物,消除腐败,这对于控制水体的有机物含量、氨氮含量,减少暴菌是很有帮助的。
  Em菌和硝化菌的作用截然不同,硝化菌是用来分解氨氮等毒素,防止鱼类受到毒害的。Em菌是用来分解有机物和抑制病原菌,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创造良性生态的。硝化菌创造的是一个基础的养鱼环境,Em菌则是锦上添花,两种菌配合使用会更加完美。
  Em菌需要定期添加,这与硝化菌也有所不同,有两点原因:
  1、换水造成em的流失。em菌不像硝化菌一样具有粘附性,可以粘在滤材上,所以换水对硝化菌几乎无影响,而em菌是在水体中的,每次换水都会造成em菌的流失。
  2、em菌里各种微生物的分裂增殖速度快慢不一,有的几分种就可以繁殖一代,有的需要几十分钟,繁殖代数过多后会造成菌种的变异和退化,会破坏em菌里各种微生物的比例,使益生菌的益生性丢失,许多菌种消失,比例失调。因此为了维护em菌的功能性也需要定时添加。
  添加方法:按300升水一片的比例添加,可以直接放在鱼缸里或滤槽里,每次换水后或每周添加一次。
  六、关于喂食和换水
  开缸养水期间应该正常喂食,以便使闯缸鱼产生足够的垃圾来培养硝化菌,每天1-2次的喂食频率,每次七分饱即可。开缸期间有人提出不换水或者尽量少换水,目的是怕换水后降低了氨的浓度,减少了硝化菌的口粮。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开缸期间只要检测到有氨的存在,就说明硝化系统还没有完善,硝化菌还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氨分解掉,因此不用担心硝化菌的食物问题。
  开缸期间不换水最大的问题是毒素不能被稀释,只能依靠硝化菌慢慢地分解,从而延长了开缸时间。开缸期间正常的换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稀释毒素,达到氨的合理平衡的供给,减少开缸时间,更易保存好水质。
  七、关于水质毒素检测
  传统的开缸方法主要是以经验或闯缸鱼、试水鱼的表现来判断水质的好坏,开缸是否成功。很多人开缸一周看到水清了闯缸鱼也很活泼,就认为硝化系统完善了,下主鱼后不久就出现病患或者死亡,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究其原因是“新缸综合症”在作怪。在开缸1周至一个月这个期间内,由于硝化系统不完善,硝化菌的生长速度过慢,因此不能完全分解掉水中的毒素,所以会造成鱼的中毒死亡,如果开缸手法不正确,使氨毒积累过多,那么死鱼就更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在开缸过程中必须要控制氨的含量,通过前面所述的各种方法尽量降低氨的含量才是关键。
  以水清作为判断开缸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的误区。水清与硝化菌没有任何关系,开缸初期的水会变的混浊是因为新水里突然间有了大量的有机物(鱼便残饵)而造成异营菌的过度繁殖,暴菌的结果。暴菌后会改变水的折光度,所以看起来水雾蒙蒙的,这是典型的生物性浑浊。
  大量的试验证明在水很清的状态下,仍能检测到高浓度的氨和亚硝酸盐,因此不能以水清作为硝化系统建立的依据。使用氨和亚硝酸盐检测试剂进行水质毒素检测是非常科学直观的方法,可以让整个开缸过程变得透明和可控。
  八、开缸成功下主鱼
  科学的判断方法应该是以毒素检测指标为依据,以氨和亚硝酸盐含量双零为开缸成功的标志,一般在双零后不马上下主鱼,而是再等一周,这一周会在加几条闯缸鱼对系统做一下压力测试,如果系统仍然可以保持毒素双零,此时下主鱼可确保万无一失。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339809417724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