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葵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qingkong88888
59787 次浏览 2024-06-12 提问
14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4 06:59:27 回答

一、播前准备。
   1、选地:葵花具有抗旱耐瘠耐盐碱的特性,我县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但盐碱过重、风沙过大、沙层过厚或鼠兔害严重的地块不宜种植,葵花不宜连作,以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为宜,前茬作物以瓜类、小麦、棉花、豆类等为好。
   2、整地:葵花为深根系作物,因此种植葵花的地应在秋季用大中型拖拉机深耕,春季浇足安种水,播前浅耕,耙耱平整。
   3、选用良种:我县种植的食葵以美国DK119杂交种为主。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1、播种期:葵花一般在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5天达到8-10℃时即可播种,我县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
   2、播种方法:食葵种植以单种为好,但也可在地埂及沟沿上种植。播种一般采用玉米点播器点播,也可用锄头开沟或铲子点播,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3、密度及播种量:食葵应适度稀植,一般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40厘米,亩保苗2800株左右,每穴下种2-3粒,亩需种子0.75-1公斤。
   三、种植形式
   1、无膜平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40厘米,亩保苗2780株。
   2、无膜垄种:垄宽80厘米,沟宽50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保苗2560-2930株。
   3、铺膜平种:采用140厘米地膜覆盖,每膜种3行,行距55厘米,膜间行距80厘米,株距40厘米,亩保苗2630株。
   4、铺膜垄种:垄宽80厘米,沟宽50厘米,株距40厘米,膜宽140厘米,亩保苗2560株。
   四、施肥浇水
   1、施肥:食葵对氮磷肥料的需求属中等,对钾肥消耗较大,对锌肥则较敏感。播前亩施农肥4000公斤,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锌2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追肥一般分两次,葵花现蕾期,结合浇头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开花期再追10公斤。此外,在葵花生长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高美施、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效果显著。
   2、浇水:葵花属比较耐旱的作物,浇水次数不需太多,一般在六月上旬葵花现蕾时浇头水,开花初期浇二水,开花盛期浇三水,灌浆期浇四水,整个生育期浇水四次即可,后期灌水应注意防风,以免倒伏。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食葵播种后一般1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补苗时须用原种,出苗后10-15天,要及时间苗定苗,达到“一尺一窝,一窝一株”。
   2、中耕除草:苗期应及时中耕提温,松土保墒,减轻返碱,在株高3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除草,并根据情况适时灌水。
   3、引蜂授粉:葵花是异株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昆虫类传粉,因此葵花田附近应引蜂授粉,10亩地至少需一箱蜂,若没有蜂群,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在开花期将相邻两个葵花头对拍即可,也可用小木板粘上海绵(或棉花)拍触开花花盘。人工授粉应在早晨露水刚干至11时以前为好,应间隔2-3天进行一次,共进行3次左右即可。

2024-06-14 06:59:27 回答

你好,这样子的话你可以试试看下面的方法介绍
  1.播种:视当地气候条件适期播种,足墒下种,力争全苗,播种深度3-5CM左右,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出苗,行距83-85CM,株距33-35CM,亩用种量0.8-1KG。为节约种子,建议按一穴2粒,下一穴1粒播种,即2  -  1  -  2  -  1形式,为防缺苗,播种时可用营养钵另育一部分苗作补苗用,播种后一周左右检查出苗情况,如缺苗应及时补种或补栽苗。
  2.间苗:当苗长至四片真叶(约10CM高),应适时间苗,保持每穴一苗,建议种植密度控制在2100  -  2400株/亩。
  3.灌溉:食葵抗旱性强,但为了获得高产,建议在有灌溉条件情况下,全生育期需灌水四次:播种之后、花盘直径5-7CM时、花开中期、花开末期。
  4.授粉:当有5%的葵花开花时,有条件的每5亩地可放一箱蜜蜂,以利传粉,或者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整个开花期要进行2  -  3次:第一次在食葵开花后2  -  3天进行,以后每隔3  -  4天授粉一次,人工授粉应在上午露水消失时开始,中午温度高授粉不好,下午3点以后再授粉。方法是用绵制圆形粉拍子,一手握拍,一手握花盘,顺垄挨株轻爱轻拍,这样可大大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2024-06-14 06:59:27 回答

一、选地  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不宜重茬。  
二、播种  播期  当5cm土层温度5℃即可播种。播期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根据盐碱发生规律,适当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开盐碱为害;第二,根据品种生育期进行春播或夏播;
第三,根据发病规律调整播期,使其避开病害多发季节;
第四,根据生长特性调整播期,使开花灌浆期避开28℃以上高温天气。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53969955444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