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松茸可以种植吗?



				
				
qianting13
39508 次浏览 2024-06-19 提问
56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1 09:00:11 回答

松茸可以人工栽培的松茸学名松口蘑,是与多种松、铁杉、云杉共生的菌根菌,其中以日本赤松的树林最适宜其生长。国产松茸多生长在红松、赤松、云南松及华山松林内。日本人素有食用松茸的传统,松茸是高级酒宴上的名菜之一,每吨售价1800万日元,是香菇售价的18.8倍。日本人将栽培松茸的地方称为“松茸山”,松茸的收入是木材收入的3倍。我国松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吉林省延边地区出产的松茸,比日本松茸要早1个多月,质量也比日本的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森林资源。松茸是一种菌根菌,用松茸孢子或组织分离的纯菌种,在试管内虽然能形成菌落,但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形成1个直径1厘米的菌落需要1年时间,偶尔也可以在斜面上形成原基,但都不能形成子实体。目前松茸的人工驯化栽培主要是在松茸适生林内进行。已经取得成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孢子引种法在松林里要使松茸孢子能萌发成菌丝并形成菌根,必须让孢子贴紧松树的细根;松茸孢子的寿命极短,必须将新鲜孢子及时播种到松林内才能成活。日本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将细河沙洗净,放入小木箱内摊平,把采到的野生松茸子实体插到沙中,待其孢子降落后将沙搅拌,使每颗沙粒土都能沾上几粒孢子,然后将带有孢子的沙粒撒入赤松林中人工栽培地段内。②在松茸充分成熟并大量地产生孢子时,将松茸采下放到桶中,按每个松茸用水2公斤的比例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后立即用孢子液接种。接种前选好接种地,通常是在树周围细根茂密处,用铁棒或木棒凿出直径1~3厘米、深10~15厘米的圆洞,将孢子液灌入洞中,再盖上土。2、移植法在发生松茸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松茸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3、松茸细根地表诱导栽培法在赤松树冠范围内松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松茸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松茸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松茸。4、赤松感染苗栽法此法是利用被松茸感染的3~5年生赤松幼苗作为“运载工具”,把它栽到不长松茸的地方,使母树(17~18年以上的赤松)在土中的根再感染。具体方法是选3~5年生细根多的幼苗,用水洗净根部,适当剪去部分细根,留7~8厘米长,并剪去一半枝叶,再假植在装有肥料和厚土的塑料筐内,做成塑料框苗待用。于秋或春天,以松茸发生位置力量指示,以其外侧10~30厘米处作为接种点,先把菌丝体附近40厘米范围内落叶和腐殖层除掉,露出赤松在土壤内的菌根,把塑料菌框横放在菌根上,用厚土掩盖,防止雨水渗入。要适度掌握松茸菌丝的感染程度,以根的一半被感染为好,若全部感染,幼苗容易死去。通常是在1年后挖出移栽。形成菌根的赤松苗,牙咬易断,并有松茸香味。移栽地最好是20年生、有充足阳光、土层较浅、比较干燥的赤松林。在选好移栽地的松树附近(约1米)细根多的地方挖坑放入感染苗,盖上厚土,加盖落叶以防干燥。移栽后,松茸菌丝每年向外伸展15厘米,当直径达1米以上时才能长出子实体。因此,从培养感染苗到长出子实体,需5~6年时间。5、赤松林保护培养法在松茸自然生产林或人工引种林地上,每年做好蘑菇圈的位置记录和画出图形,也就能估计出下一年度秋季松茸发生的位置,也是菌根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地方,大多数原基将在这里发生,可用人工控制的方法促进松茸发生。以预定松茸发生圈为中线,搭一个60厘米宽、1米高的塑料棚,制棚材料要有适当的保温作用。松茸发生期到来的前10~20天,往棚内通冷气或放置冰块,使温度维持在18℃~20℃;同时每天浇水,数量相当于10~30毫米的降水量,5~7天后,就可看到原基和子实体的形成。以后继续控制较低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20~25天就可收一批松茸,其产量是干旱年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量的5~6倍。此外,采用清林的方法也可提高松茸产量。清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松林密度要高,长势中等,若密度不够,可保留一部分小灌林遮荫。清林后的松茸山可明显增产,清林后10年,每公顷可产鲜菇120公斤,而未清林的地方只有40公斤。
关于松茸的几点思考:
1、松茸的孢子成长过程是什么?既然孢子可以在腐叶中生长,那说明只要培养基的成分对路就可以进行菌丝的培养。明天有时间我会到图书馆查下资料;
2、菌丝是如何寄生在松树的根须上的。这应该是整个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个环节解决了,我相信松茸是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的。今天看了儿子种的豆子,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一些菌类寄生在大豆的根须上,如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在研究松茸的过程中最好顺便看下大豆的根霉菌是怎么生长的;
3、由孢子长出的菌丝在向松须依附的过程中,根须一定提供了菌丝向子实体成长的必须养料。由于根须是活性的,这些养料可能带有人类动脉血液的特点,就是包含养料和氧气,这点与其它菌类有明显不同,所以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这么多先进国家搞不定这个东西,是否是传统的蘑菇生产观念影响了科研?
4、蘑菇通常是不宜在松木下生长的,而松茸正好相反,说明松树中的一些物质有利于它的生长。在现场采松茸时应该带好相应的设备,进行拍照、记录、现场土壤研究,取样本进行PH值现场测试,最好能找到根须和松茸的接合部;
5、如果菌丝在向子实体成长中需要氧气,那么在试验时可以测试使用egg  carton做底托,上面放腐烂松叶或松木萃取液喷洒的土壤,并将孢子注入土壤中。如果可以用培养基培养菌丝成功,就直接把菌丝种在里面,这样可以加快生长进程,同时在egg  carton下面放支架和容器,保证里面的液体刚好接触到carton,这样的好处是,如果土壤水大可以渗下去,水小可以吸上去,液体最好使用松叶或松根的萃取液进行测试,同时要保持流动,以保证足够氧气在里面;
6、由于松香有一定杀菌作用,同时对菌丝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松茸成长缓慢的原因之一。但由于此菌对松树成分的依赖,说明此物质只要保持在一定浓度内是会促进菌丝的生长的,具体情况要进行测试。

2024-06-21 09:00:11 回答

据我了解松茸目前为止没有种植的哦。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生长过程也极为缓慢,一般需要5~6年。目前,全世界尚无人工栽培的成功先例。不然就不会卖的那么贵了。
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4-06-21 09:00:11 回答

不可以。
松茸的生长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孢子形成菌丝,第二阶段菌丝形成菌根,第三阶段菌根孕育出子实体,第四阶段子实体散播孢子。整个过程需要5——6年时间。当一支松茸开朵衰老时,它会散播出400亿个孢子。这些孢子随风飘荡,只有落在松树根系下的那些能够存活,并随着雨露沉入浅层土中,吸收根系附近的养分,长出菌丝。随着时间的推移,菌丝会逐渐增多并形成菌根,在经历了5——6年的时间后,菌根处会长出一支子实体,这就是我们常言所讲的松茸。子实体从出土到成熟,一般只需要7天时间;而子实体成熟48小时后,松茸会迅速衰老,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从这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生长阶段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想要对松茸进行人工栽培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松茸的生长是在松树的细根上长出外生菌根,并通过菌根直接吸取松树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这种特殊的营养吸收方式给人工栽培松茸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人们至今还未探明松树和松茸的共生关系系统到底是怎样的。所以人工栽培松茸有相当大的难度。当然,如果你愿意为了松茸种植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应该也没有人会反对。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773395538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