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维修技巧是什么?



				
				
pisces850318
13712 次浏览 2024-06-05 提问
145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6-07 20:14:53 回答

你好,读碟故障在  DVD  机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故障,其故障现象的表现主要有:所有碟片均不能读、只读  VCI)  类或者  DVD  类碟片、读碟困难等。这方面的故障部位主要涉及机芯、激光头组件、状态检测、驱动电路、  RF  前置以及伺服系统等。
  对于此类故障的检查,要“先看后测”。看,就是观察机芯出入仓盘的运行情况、激光头在读碟状态时的表现等等;测,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具体表现,对相关的电路进行检测,以进一步判断故障部位或元件。
  1  .仓盘进入一会又自动退出。不能读碟。
  这时观察仓盘的运行情况,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形:仓盘进入不到位,并且运行速度慢,半途退出;仓盘虽然进入到位,但激光头组件上抬不到位,稍许仓盘自动退出;仓盘进入到位,但激光头没有读碟动作,一会仓盘自动退出。
  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机械故障,仓盘、机芯轻微变形、断裂,运行部位润滑不足,齿轮磨损,传动带松弛、粘油等都会引起.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不过,部分机器的出入仓电机性能不良或者其驱动电压不足的话。同样可发生前两种情形故障,这时可通过分别测量出入仓电机的电压、电阻值加以判断。
  在操作出入仓过程中,如果测得的电压偏低  (  正常一般在  4  .  5V  左右  )  ,除了机械运行部位受阻引起出入仓电机运行电流增大.从而造成驱动电压降低之外,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和碳刷脏污、磨损漏电,也会导致类似故障。这时把出入仓电机上的传动带卸下,让其在空载的情况下用指针表  Rx  l  挡测量其两引线之间的电阻值,并观察其上的传动轮的转动情况,阻值在  70  Ω左右且转动平稳为正常。如果测得的驱动电压正常,则多见为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碳刷脏污造成接触不良,致使驱动力不足引起,这时用  R  ×  1  挡测量其阻值通常会超过  130  Ω,而且转速明显变慢。对于出、入仓控制功能显示正常但不能出、入仓的故障,也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检查。确定属于出入仓电机问题,通过修复  (  碟机所用电机,特别是主轴电机的损坏率非常高,对其的拆修方法,可参考《电子报》所载的相关文章  )  或者换为新电机即可排除故障。
  第三种情形一般是出入仓到位状态检测失效,导致系统无法执行下一个程序而退出仓舟.主要是入仓到位开关不闭合或虽能闭合但其内部触点接触不良、出入仓到位开关到主板的连接线路不通、状态检测电路损坏等。测量出入仓到位开关的接触电阻及其连接线与主板是否相通,即可确认故障原因。如果不存在接触问题,而且入仓到位端脚在入仓到位前后的电压有变化  (  如:到位前为  3V  多,到位后变为  0v)  ,说明入仓到位状态正常,问题出在状态识别电路。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另外,仓盘自动往返出、人故障,大多也是上述部位引起的,可参照检查。
  2  .无论放入何种类型的碟片。均不读碟,屏显无碟。
  这个故障也应首先观察读碟状态时激光头的具体表现加以判断。
  第一种表现有:激光头进给复位、聚焦动作正常,不发出激光,其主要原因是:激光头的激光管损坏、激光头排线不良、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损坏等,可以代换激光头及其排线试之。如果仍然没有激光,则测量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有没有输出、供电是否正常等。
  第二种表现为读碟动作正常但碟片不旋转或能旋转.原因主要包括:激光头排线不良、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信号  RF  前置处理电路不良或者引脚虚焊。可以清洁物镜试验,结合采用代换方法检查,并对相关引脚进行补焊。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碟状态下,如果读碟动作正常且激光头发出了激光,但碟片旋转缓慢无力,此时如果驱动集成块温度过高甚至发烫,则是主轴电机换向器漏电、短路。
  第三种表现为无聚焦动作,一般是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的聚焦线圈断、聚焦驱动或其控制输入电路出故障。在读碟状态  (  不放碟片  )  下,测量激光头聚焦线圈两端脚之间是否有变化电压,有则为聚焦线圈断,无则说明故障在激光头排线之后,同样可以代换排线加以确定后级是否正常。
  第五种表现为驱动电路工作电压过低或者消失引起,通常是给驱动电路供电的限流电阻或者二极管开路或者失效,少数是该支路的贴片电容漏电、驱动集成块损坏。通过测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脚电压是否正常就能够得到正确判断。
  3  .只读  VCD  类或者  DVD  类碟片。
  这种故障以激光头不良最为多见,通常更换激光头就能排除故障。
  4  .读碟困难。
  其原因以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滑杆干涸居多.伺服系统、供电不良也可以引起,例如电源的  300V  滤波不良、  +5V  电压偏低等,电源滤波不良会造成干扰,影响正常读碟。
  另外还有一种读碟故障是识碟错误,也就是把  DVD  碟错误识别为  VCD  碟等其他类型的碟片格式,甚至识别为“错误碟”,不能播放。根据日常实践,多数也是激光头问题,换为新激光头后一般都能够解决。如果所有碟片均不能识别,除了激光头损坏的原因以外,还有碟片识别及其控制、  RF  前置放大、  EFM+  解调电路,其中任一环节不良也会引起。对于老化的激光头,可以顺时针方向  (  或者逆时针方向  )  微调激光头上的激光功率调整电位器,通过减小电位器的电阻值以适当增强激光束发射功率,达到继续使用的目的。  DVD  激光头一般设有两个电位器,分别对应  VCD  、  DVD  激光管,在不明其对应的功能时,最好分别标记上原始位置,以备调整无效时复原以及调整对比参考。如果经反复调整后无效或者效果不大,只能换新。

2024-06-07 20:14:53 回答

数字多功能光盘,简称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器,通常用来播放标准电视机清晰度的电影,高质量的音乐与作大容量存储数据用途。DVD的诞生和标准的确立,和娱乐业的迅猛发展有直接的关系,dvd维修技巧是:仓盘、机芯轻微变形、断裂,运行部位润滑不足,齿轮磨损,传动带松弛、粘油等都会引起.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2024-06-07 20:14:53 回答

1  .仓盘进入一会又自动退出。不能读碟。
 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机械故障,仓盘、机芯轻微变形、断裂,运行部位润滑不足,齿轮磨损,传动带松弛、粘油等都会引起.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不过,部分机器的出入仓电机性能不良或者其驱动电压不足的话。同样可发生前两种情形故障,这时可通过分别测量出入仓电机的电压、电阻值加以判断。
另外,仓盘自动往返出、人故障,大多也是上述部位引起的,可参照检查。
2  .无论放入何种类型的碟片。均不读碟,屏显无碟。
第一种表现有:激光头进给复位、聚焦动作正常,不发出激光,其主要原因是:激光头的激光管损坏、激光头排线不良、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损坏等,可以代换激光头及其排线试之。如果仍然没有激光,则测量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有没有输出、供电是否正常等。
第二种表现为读碟动作正常但碟片不旋转或能旋转.原因主要包括:激光头排线不良、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信号  RF  前置处理电路不良或者引脚虚焊。可以清洁物镜试验,结合采用代换方法检查,并对相关引脚进行补焊。
第三种表现为无聚焦动作,一般是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的聚焦线圈断、聚焦驱动或其控制输入电路出故障。在读碟状态  (  不放碟片  )  下,测量激光头聚焦线圈两端脚之间是否有变化电压,有则为聚焦线圈断,无则说明故障在激光头排线之后,同样可以代换排线加以确定后级是否正常。
第五种表现为驱动电路工作电压过低或者消失引起,通常是给驱动电路供电的限流电阻或者二极管开路或者失效,少数是该支路的贴片电容漏电、驱动集成块损坏。通过测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脚电压是否正常就能够得到正确判断。
3  .只读  VCD  类或者  DVD  类碟片。
  这种故障以激光头不良最为多见,通常更换激光头就能排除故障。
4  .读碟困难。
  其原因以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滑杆干涸居多.伺服系统、供电不良也可以引起,例如电源的  300V  滤波不良、  +5V  电压偏低等,电源滤波不良会造成干扰,影响正常读碟。

2024-06-07 20:14:53 回答

dvd激光头故障属于dvd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但大部分光头故障均可进行修复,无需更换整个激光头组件,如果您的爱机出现激光头故障,不必大费周章,通过以下方法可进行维修复原。
   一、激光头脏污
   激光头物镜及激光头内部光学腔体被灰尘污染,影响激光头对光盘信号的读取,是激光头组件最常见的故障。
   故障原因是机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加剧,容易吸收灰尘。因此、在机内经常放一张光盘,对遮盖灰尘有较好的作用。
   故障现是有时能读盘,有时不能读盘。当不能读盘时,光盘进出正常,激光头物镜也有聚焦动作,并有红色激光射出,但几秒钟后,激光头停止运动,屏幕显示“nodisc”。检修方法如下。
   1.用一块软布盖住激光头组件,彻底清洁机内其他部分,以免激光头物镜再次被污染。
   2.用干净丝绸蘸无水酒精擦洗物镜。擦洗动作要轻,以免造成物镜移位。严禁使用毛笔、棉花等物,避免物镜表面粘上纤维丝或损坏蒸镀膜。
   3.内部光学系统有较多灰尘时,可小心拆开物镜,用丝绸蘸酒精轻轻清洗腔体内的镜片,再用修钟表用的橡皮球对准光学腔体和物镜机构吹气清洗,装回即可。
   二、激光头机械故障
   1、物镜位置失常
   故障原因是清洁激光头时用力过重,机器受到震动。这时激光头有激光射出,也有循迹和聚焦动作,但屏显为“nodisc”。清洁激光头调整激光头功率电位器也不能使机器正常工作。
   检修时将物镜轻轻地提高少许,然后用胶布从两侧固定,再用电烙铁重新焊一遍,固定物镜的四根悬置引线(四线型结构),再轻轻撕去胶布。轴向滑动型和铰链型的物镜机构均有较好的抗震性,物镜机构位置失常的故障较为少见,若产生此故障,则主要是塑料支架变形引起。
   2、激光头打盘
   装入光盘,按“play”键后不能重放,且机内有“哒哒”的打盘声,打开机壳检查,可见物镜被光盘碰歪,光盘上有划痕。vcd/dvd机产生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激光头支架变形或聚焦增益过大。
 三、激光管老化
   机器使用日久激光管或光电二极管老化,判断方法有以下三种。
 1.肉眼观察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可作粗略判断。
   2.万用表检测激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但须与正常值作比较后才能判断。
   3.用示波器观察rf信号波形(眼图)的幅度。若眼图峰一峰值大于1。1v为正常;若小于1v,则表明激光二极管或光电二极管老化。在清洁物镜和内部光学系统后,眼图峰一峰值仍小于1v,需调整光功率电位器;若电位器调到最大,峰一峰值还小于1v,则激光二极管或光电二极管严重老化,需要换激光头组件。
   四、激光二极管击穿
   这一般是维修者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造成的。拆机时,注意触摸机器外壳或接地的金属,放掉人体静电。最好戴上防静电手套,使用接地良好的电烙铁或防静电的低压电烙铁。
   激光管击穿后,很容易用万用表测出。可更换同型号的激光管或更换整个激光头组件。
   五、光电二极管击穿
   激光头组件中有a、b、c、d、e、f六只光电二极管,其中a、b、c、d四只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光盘反射的光信号,形成rf信号。e、f两只光电二极管分别在a、b、c、d四只光电二极管的左右两侧,用于产生循迹误差信号,使激光束焦点准确跟踪光盘上的信息轨迹。六只光电二极管的负极连在一起,正极分别引出,故光电二极管的击穿很容易用万用表测出。光电二极管的调整比较复杂,击穿后须更换整个激光头组件。
   六、激光头排线断裂
   激光头组件有两条排线。在视盘机的使用过程中,激光头组件不断有径向循迹动作和上下聚焦动作,常发生激光头排线因疲劳而断裂的故障。故障现象是:有时能选曲,有时不能选曲,有时读不出总目录;故障出现有较大的随机性;起初故障较轻,后来越来越重;打开机壳检查,发现有时有激光射出,有时又没有,有时有上下聚焦动作,有时又没有;用手轻轻拨动扁平排线,机器时好时坏。换上新的扁平排线,故障即可排除。
   此外,对于dvd机来说,其最为脆弱的部件便是激光头,放碟子进去的时候要保证碟子表面干净,避免脏物灰尘,便可有效地呵护激光头。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23381137847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