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四方壶有什么特点?



				
				
ling爱吃
82416 次浏览 2024-06-15 提问
14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7 21:51:58 回答

紫砂方器中,以四方形器为最多,常见的四方形器有方斗壶、升方壶、方壶(高)、方壶(扁)。此种类型,  虽为方器,亦有变化,每条边线均为直线,面为平面。这是方壶的最基本造型。
四方形器中,四边为曲线或阴或阳之变化,形体对称,构成了四方壶的另一种变化,还有一种类型,虽为四方形壶,但每条边线变化或实或虚,或阴或阳,刚柔相间,极为随意,是四方形器中的另类。
紫砂胎剔红壶
明代时大彬制。此件紫砂壶身为四方形,略呈上宽下敛状,平肩,短颈,圆口,压盖,盖为圆形,纽为倒圆台形,二弯四方流,环形把,四角有过底矮足。此壶与六方大彬壶形极为相似,壶形比较正,从中可看出,虽为方器,仍然保留了部分圆器的特点。
刻铭方斗壶
   清代申锡制。壶身为四方梯形,呈上窄下宽形,每条边线均为直线,面为平面,嵌盖,四方梯形桥纽,直流,折方形把。此壶脱离了圆器上的所有元素,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方壶。
升方壶
   清代黄玉麟制。壶身为四方梯形,呈上窄下宽形,其壶形来源于古时家里用以量米的方升。此壶盖面比方斗壶盖面比例略小,方形嵌盖,正方纽,直流,环形四棱把,整体造型简洁,知识把装的略微随意。
汉方壶
   清康熙华凤翔制。壶身为四方,成凸弧线变化,壶颈略收一点,压盖盖,盖面呈四方凸起,四角饰如意纹,桥形纽,与壶腹下部四角饰如意纹融为一体,壶嘴以3/4平贴壶身,长环形圆把。此种造型是清康熙较为流行的壶形之一。
传炉壶
   民国俞国良制。壶为四方造型,壶腹呈方鼓形,短颈,方圆口,压盖,盖面凸起,纽为扁圆形,底为四足钉,三湾纽弯曲在自然,特有精神,环形把圆中有房。此壶造型为近代紫砂壶艺造型之上品。
   今人做壶,也多有方器,在传统方器中有继承,有发展,亦有创新。
四方摔壶系列之一
现代吴光荣制。壶体呈方圆形,四面呈不规则变化,折肩,圆口,嵌盖,盖纽为不规则四方形,短方圆流,环形扁圆把。加底,整体造型,极为随意,虽将此壶列为方器,但没有方器规则,一切都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四方摔壶系列之二
现代吴光荣制。此壶原形为方斗壶,每条边线皆为弧线,且不规则,壶体高低起伏,折肩,圆口,嵌盖,不规则四方纽,流与把更是随意,一切都保持自然之形,不过分规范。
此壶由施小马制,壶身为高方形,平口,压盖,盖面为两片L形组合而成,四方形有3/5紧贴壶身,方形把。整个壶由红、黑两种泥料制成。壶身为红色、黑色的流、纽、把连为一体,包住壶体上部约2/3,在方形中求变化。

2024-06-17 21:51:58 回答

你好,有下面的三个特点,你可以参考一下:
1.原料呈沙性,其沙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硬度高,但不会瓷化。第二,从胎子的微观方面观察它有两层孔隙,即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麟片状颗粒,两层颗粒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孔。
2.从其颜色上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用肉眼可以看到闪亮的云母微粒,烧成后成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为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为"绿泥",烧成后呈浅灰色或浅黄色;还有一种是棕红色,烧成后呈灰黑色称为"红泥"。三者之中紫砂泥最多,而绿泥、红泥较少。
3.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希望对你有用!供参考。

2024-06-17 21:51:58 回答

一般都会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  
 2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3紫砂器的冷热急变性好,即可以放到火上烧,也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而不会爆裂。      4传热慢,而且保温,若使用提携无烫手之感。  
 5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6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富于变化颇耐人寻味。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扩展回答

什么是四方连续

具体怎么画?具体步骤?具体用具是撒?

青岛四方区房价

二手房也可以的,麻烦大家伙给说说,近期想买房在青岛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想大体了解一下四方区附近的房价行情或者楼盘信息,差不多就在四方区吧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6755018234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