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化设计说明哪位了解?



				
				
抖抖小姨
85005 次浏览 2024-05-23 提问
150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2024-05-25 05:23:03 回答

1、保持绿化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植物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也将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由数据表明,同样面积的乔、灌、草组成的复层结构的综合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杀菌及减污防风等),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养护管理投入之比为1:3,生态效益的趋势是乔灌草复合型群落>灌草型群落>单一草坪>裸地。所以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积的单一草坪,而建设综合生态效益更佳的复合林地绿化。
   2、合理进行绿化配置
   居住区环境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根据不同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空间分布。另外,植物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地带性树种,它们一般比较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需要的养护、水分等投入也较外来植物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另外,也应注意在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中强调立体绿化的模式。所谓立体绿化是指包括阳台、平台、屋顶、墙面的绿化,是"土地空间化"设计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绿化形态。它可有效增加绿化面积,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微气候环境。
   总之,基于生态原则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和空间布局,建立综合立体的绿化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合绿化体系。

2024-05-25 05:23:03 回答

简介: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关键字:居住区  绿化设计  原则    1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  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1].    1.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1.2娥娜多姿的  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  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1.3在良好的  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  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1.4居民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1.5  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口,有着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作用,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    由此可见,居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环境景观还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应为人所用。

2024-05-25 05:23:03 回答

一、\x09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  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x09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  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  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  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五类: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5m;  
次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  
小区内道路(双车道)红线宽度12m;  
小区内道路(单车道)红线宽度8m;  小区内道路(宅前道)红线宽度5m.
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单车道是连接区内各栋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区内设置两条相对独立的机动车道,中间设特殊通道相连,以保证南北片区的机动车交通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4.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2024-05-25 05:23:03 回答

设计依据  规划区域为杨陵区一小区设计依据有  杨陵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出的设计邀标文件。  杨陵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蟠桃居住区地形图”及居住区相关资料  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法规、标准、规范等。  二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  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  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三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局  小区内部由小区路网分隔为五个组团  形成居住区--居住组团的结构  各组团空间的开敞性和通透性方面体现着传统韵味  最大限度与自然亲和。  组团间通过步行景观通道串联各个内庭形成景观轴线和广场空间。组团封闭式管理大区开放。  2.功能、结构形式  居住区西侧为商业金融用地东侧为防护绿地而南北侧均为居住用地。为了合理布置居住区且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小区西侧沿城市道路布置商业而将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医院等公建布置于沿绿地的西侧力图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中间设有大面积中心绿地五个居住组团环绕绿地布置设我简单的金融服务部门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3.交通组织  规划地块北侧西侧为为市支路西侧南侧为城市次干道。区内道道路系统分为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三小区路红线宽  14  米组团路宽  8  米宅间小路宽  3  米。为了减少汽车对区内居民的影响停车场主要设为地下有指示性标志组团路为通过式与尽端式相结合。小区路设为经典的“问号”型为避免过分单一相应的组团路与宅间小路设计为多种样式或与小区路相呼应或与之形成对比尽可能地形成韵率感增加节奏感。  4.住宅布局  小区内住宅建筑以小区路为分界分为若干个组团  为分满足其日照间距  通风需要并根据地形和总体构图的需要  住宅多为近南北向布置  且采用了北高南低的方式充分节约土地及空间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建筑布置虽以平行为主但也结合了多种组合与围合方式  避免住区内空间形式过分单调  形成空间上的整体感并力图营造良好舒适的视觉空间。  5.公建布局  小区的构成形式是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成为其构成的基本元素。  照常理应是每个组团都应有比较完整的公建来配套  但这样存在两个矛盾  一是一些居住区级的公建如果单放在一个组团里其它组团的居民使用起来势必不太方便  但每个组团都配置齐全了又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二是若把公建都均匀地布置在各个组团里整体布局又显得太散居住区里没了聚的力量。  因此设计中每个组团在配置了满足其必需的公建前提下  小区级的公建集中布置。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局部高出中央公建以商业和社区服务为主风格统一采用较稳重的暖色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  6.绿化景观规划  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  能绿化的地方尽量设置绿化  位于小区中心的主绿地为各组团的居民提供了休闲、  聚会的好地点。力求使每个组团居民在拥有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  总的来说小区内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力图实现健康、愉悦、时尚的主题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人文生态区成为一个散发着朴实气息的、使人们乐居其中的田园社区。  四附录  1.规划用地平衡表  2.经济技术指标表  3.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参考  1.用地平衡表  项目  用地面积公顷  人均用地面积  平方米/人  14.82  5.39  3.50  3.23  占地比例%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道  路  用  地  公  共  绿  地  6.60  2.40  1.56  1.44  55  20  13  12  2.经济技术指标  3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  第  1  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  2  条  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最小后退距离按下表控制。  总  计  12.00  26.95  100  项  目  居  住  户  数  居  住  人  口  总  建  筑  面  积  住  宅  建  筑  面  积  公  建  面  积  住  宅  平  均  层  数  人  口  毛  密  度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容  积  率  停  车  率  总  建  筑  密  度  绿  地  率  计  量  单  位  户  人  万  m2  万  m2  万  m2  层  人/hm2  万  m2/hm2  万  m2/hm2  万  m2/hm2  %  %  %  数  值  1272  4552  14.50  12.20  2.30  11.6  369.0  1.01  1.85  1.21  40  24  30  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最小距离(米)  道路宽度  建筑高度  24-50  米  10  8  6  5  小于  24  米  5  4  3  0  大于  50  米  15  15  15  15  40  米以上  30  米以上--40  米  20  米以上--30  米  20  米及以下  注高低层组合的建筑后退距离按建筑不同高度分别控制。  第  3  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会展场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设施及包括住宅在内的高层建筑  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第  4  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  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  10  米(均自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  第  5  条  地块与地块之间考虑开设消防通道的可能  两侧需各退后用地边界  3  米。  第  6  条  地块靠近绿地及广场一侧在解决市政、交通、消防等问题的前提下可不退让绿化控制线。  第  7  条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雨棚、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在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  3  米。  第  8  条  具体建筑工程的退让距离除以本规划为基本原则外需同时满足消防及日照间距等相关规范要求。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06219673156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