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地下室的防漏防渗?



				
				
今夕访古
78471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2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3 17:01:52 回答

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连续造孔,以泥浆固壁,往孔内灌注混凝土而建成的墙形防渗建筑物。它是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进行垂直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图1)。防渗墙按分段建造,一个圆孔或槽孔浇筑混凝土后构成一个墙段,许多墙段连成一整道墙。墙的顶部与闸坝的防渗体连接,两端与岸边的防渗设施连接,底部嵌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地层中一定深度,即可截断或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对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充分发挥水库效益有重要作用。它也可作为土石坝中的防渗心墙,还可用以加固渗漏严重的土石坝。加放钢筋的混凝土防渗墙在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中可作为地下建筑物的基础、隔墙和边墙,也称地下连续墙。    20世纪50年代,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起源于意大利,一些国家相继采用。中国于1958年开始研究出一整套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工艺。截至1986年底,中国在水利工程中已建成75道混凝土防渗墙,总截水面积约50万m2,最大墙深74.4m,最大墙厚1.3m。在各类复杂地层中,如纯砂层、淤泥层、密集孤石层、水下抛填未经压实的砂砾石层,均成功地建成了混凝土防渗墙。    类型  按墙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可分为四种(图2)。①圆桩柱型(圆孔型),垂直接缝多,有效厚度小,60年代以来已很少采用;②墙板型(槽孔型),相邻两块墙板套接厚度与中间墙厚相同,适用于深度小于60m的墙;③混合桩柱型(圆孔与双反弧形孔混合型);④墙板桩柱混合型(槽形孔与双反弧形孔混合型)。后两种墙型先行建造的圆形桩柱或墙板可起导向作用,较易于保证连接处厚度达到中间处墙厚,适用于深度大于60m的墙。加拿大马尼克三级坝的深度达131m的混凝土防渗墙就是混合桩柱型墙,是世界深度最大的混凝土防渗墙。    设计  依据地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结合闸坝结构的要求,确定墙轴线位置,选用墙体材料,初步选定墙厚;然后进行渗流及结构应力计算,确定墙底嵌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及墙体材料物理力学指标,最终确定墙厚和墙体与防渗体连接的细部设计。重要工程还要在墙内埋设监测仪器,随时了解墙的运行情况。防渗效率常用两种方法估算:①建墙后渗流量减少值与同水头下无墙时渗流量的百分比值;②渗流通过防渗墙后的水头损失与全水头的百分比值。质量优良的防渗墙的防渗效率用上述两种方法估算结果分别可达95%与90%。常用的墙体材料有素混凝土、掺大量粘土的塑性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等。    施工  主要程序为:造孔、清孔换浆、终孔与清孔验收、浇筑泥浆下混凝土、全墙质量检查与验收、处理与坝内防渗体的连接。造孔使用冲击式、回转式、钻铣式钻机或液压抓斗、刮斗等。造孔作业累计耗用工时约占防渗墙总工期的60%以上,因此造孔机械的选型是缩短防渗墙总工期的关键之一。同时选用膨润土或优质粘土制成泥浆用以固壁、悬浮和携带岩屑、冷却和润滑钻头。泥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造孔的进度、质量与安全。清孔换浆是将孔内含有大量砂粒与岩屑的泥浆更换成质量合格的泥浆,还要把孔两端已浇混凝土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皮刷洗干净,以保证墙体混凝土、相邻两墙段的竖直接缝、墙底与基岩接触带的质量。清孔换浆常用的机具有压缩空气吸泥器、砂石泵、钢丝刷子钻头等。    防渗墙混凝土一般具有适当的强度、较高的抗渗标号、较低的弹性模量,因此混凝土拌和料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与较高的坍落度。采用直升导管法在泥浆内浇筑混凝土能有效地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在土坝坝体内浇筑防渗墙混凝土要控制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以防止坝体开裂。不论采用何种墙型,相邻墙段之间或桩柱之间的连接工艺是防渗墙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工程实践证明,接缝质量不良常会成为坝基中的隐患。因此,防渗墙施工中要严格保证质量。

2024-06-13 17:01:52 回答

地下室地面和墙面都和外界的泥土直接有接触,气温升高,泥土中的含水率高,泥土中的水就会蒸发出水蒸气,沿着水泥结构的毛细孔缝进入室内,室内的含水率就会很高。而地下室通风相对较差,水汽也不能及时排出,所以水汽会越积越多,从而是地下室的潮湿度会越来越大。潮湿的环境使里面存放的物品容易变质,空间环境会出现霉味,所以整个空间的环境会恶化。目前最流行的地下室防潮处理方法是使用地面特种防潮液处理,它是专业的防潮材料,而且环保,使用寿命长。

2024-06-13 17:01:52 回答

一、地下室渗漏种类和防治技术
 
1.支模钢筋造成底板渗水漏水:为支设外墙板模板,在底板上埋设支模钢筋,施工后在底板上表面切割钢筋,由于钢筋没有保护层,形成化学腐蚀,造成严重渗水。
 
2.蜂窝、麻面、沟洞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导致渗漏:由于振捣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沟洞,而处理时,未剔松散混凝土,未用掺外加剂的同比例细石砼修补砂浆,且砂浆又不密实,导致混凝土疏松产生渗漏。
 
3.设计混凝土自防水本身漏水: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及施工情况复杂,如钢筋密集、地基沉降差异、砂石含泥量大、流动性劳动力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防水混凝土本身也可能产生漏水渗水现象。所以,高水位地区设计地下室防水最好采用多道防水线。
 
4.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墙根与地面交界处及周边部分有潮湿、滴水现象,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分析其渗漏原因,是由于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前一步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20~30厘米高混凝土受牵边振动,使砼振捣不密实。另外,墙根混凝土在模板支护下没有下沉,而底板混凝土受振动下沉,则在墙根处拉裂,同时该部位应力过于集中,养护不及时也易造成干裂引起渗漏。因此,在振捣下部底板混凝土时,不要将振捣捧插到上部混凝土内及两步混凝土交界处,要离开一定距离,且应大于振捣棒振幅,避免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混凝土再次受振捣;浇筑高墙根混凝土时,应在底板砼初凝后浇筑,同时注意振捣棒不要插入已初凝的底板混凝土内。
 
5.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进入底板钢筋周围,钢筋腐蚀使砼有缝隙,顺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水。因此建议设计地下室时,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按规范规定设置保护层并适当加厚,施工翻样、加工、绑扎钢筋时应取负差,避免钢筋由于胀模造成几乎无保护层。
 
6.穿墙支模螺栓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外墙穿墙螺栓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或穿墙螺栓在外墙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
 
7.沉降缝止水带偏位造成漏水:沉降缝漏水比较普遍,由于缝中橡胶止水胶带不易固定牢靠,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跑位,有的跑位严重,特别是顶板和底板止水带常落到下层钢筋上。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易落实,常形成沟洞、蜂窝、麻面等。因此,施工中应焊钢筋骨,将止水带固定在准确位置上,待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浇捣密实后,再固定止水带。
 
8.混凝土中有寻物造成渗漏:混凝土中有木楔、木板、木方、聚苯板、砖头、编制袋等杂物时易造成渗漏,必须将靠近内墙面10厘米范围内的杂物取走,也可通过高压喷灯烧掉,清理干净后再堵漏。
 
9.外墙钢筋密集区漏水: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出现漏水,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浇捣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故应用铁楔或木楔将钢管暂时分隔开,再浇筑混凝土,最好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并派专人管理。
 
10.外墙防水层做法不合理形成渗漏:外墙做涂料防水层前,必须先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并且赶平压光。因为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水眼,若直接做涂料防水层,涂料表面同样会形成许多水眼,造成地下室漏水的根源。另外,若抹找平层,但不赶平压光,做涂料防水层后会造成涂膜厚满不均,表面有孔眼。回填砂石时,因基础很深必须用串筒,不能直接用车往槽坑翻倒,以免砂石砸坏保护层及防水层。
 
二、堵漏技术
 
1.堵漏不成功原因分析:对众多堵漏材料和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不了解,不重视研究防水技术。施工时,不找漏水点、漏水线;见缝漏水即骑缝打眼灌浆;见墙面渗水即满墙打眼灌浆或在墙面涂刷表面涂料;见沉降缝漏水即剔凿填充刚性防水材料或灌注热沥青堵漏等等。这种盲目打眼、盲目灌浆、盲目堵漏的最终结果是钻孔不进浆或不易进浆,沉降缝堵刚性防水材料,裂缝后继续漏水,未真正将漏水点、漏水线、漏水缝堵严,造成堵漏不成功。单纯采用各种涂料在砂浆层或混凝土表面涂成膜堵漏,忽视了隐蔽漏水点、漏水缝的处理,只有点堵、线堵和面涂堵漏相结合才能成功。所以对重点漏水部位和沉降缝堵漏应采用多道防水线。
 
2.成功堵漏的原则及方法:必须通过剔凿找清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对漏水点、漏水线堵漏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外刚内柔的原则,即内部必须在缝内进行,采用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四道堵漏防线效果甚佳,即由里向外依次为柔、刚、柔、刚四道防线;对埋件周围漏水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无机渗透性刚性防水材料和速凝剂堵漏;对线管内部渗漏水堵漏,在堵漏时必须塞实;地下室工程堵漏只有从工程内部进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扩展回答

顶楼的房子如何做防漏

安置房有点疑虑

地下电缆接头如何做防水

地下电缆接头如何做防水处理

房屋顶层如何做防漏水

但是具体不知道该怎么做,请高手指点一下,想在天台做防外漏处理,发现屋内天花板有点漏水刚买的二手房(顶层)
问题补充:请问如果用沥青的话,再做防漏处理时还有什么是应该注意的?

和室装修如何做顶

和室装修如何做顶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00888967514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