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漆生产工艺过程谁了解?



				
				
齐吃大乳
23233 次浏览 2024-06-15 提问
3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7 06:21:57 回答

配方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1.将漆酚、糠醛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氨水,升温至98℃,回流反应40-60min。        
       2.真空脱水至溶液呈透明色为止,温度小于等于65℃。
       3.降温至40-50℃,加二甲苯配成50%溶液,黏度控制在20s左右,备用。
       聚氨酯漆反应配方的具体步骤:
       1.将环氧树脂用二甲苯、丁醇加热溶解,回流30min,加入H3POS接触剂,在80-90℃反应30min。
       2.降温至40-50℃,滴加钛酸四丁酯。                    
       聚氨酯漆的生产工艺过程:
       1.取石棉纤维、海泡石纤维和  1/5快速渗透剂  进行混合,实现开棉。
       2.在化学开棉物质中,加1/4热水进行浸泡静置10-20h。
       3.静置后进行正反搅拌各40min。
       4.取1/5热水,1/10快速渗透剂及膨润土、水玻璃和有机硅进行混合,制备负离子悬浮液。所制备的负离子悬浮液进行正反搅拌,时间为20-40min。
       5.将化学开棉和制备负离子悬浮液加速余下的热水和其它组分进行综合强制搅拌,时间40-70min。
       6.测定容重为0.75,PH值为8。
       7.包装。

2024-06-17 06:21:57 回答

配方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1.将漆酚、糠醛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氨水,升温至98摄氏度,回流反应40~60min;2.真空脱水至溶液呈透明色为止,温度小于等于65摄氏度;3.降温至40~50摄氏度,加二甲苯配成50%溶液,黏度控制在20s左右,备用;聚氨酯漆反应配方的具体步骤:1.将环氧树脂用二甲苯、丁醇加热溶解,回流30min,加入H3POS接触剂,在80~90摄氏度反应30min;2.降温至40~50摄氏度,滴加钛酸四丁酯。

2024-06-17 06:21:57 回答

一、前言?  近年来,聚氨酯漆发展很快,尤其是用于木器涂装的聚氨酯漆更是如此。聚氨酯漆具有干燥快、漆膜光亮丰满等优点,普遍受到用户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木器用聚氨酯漆,主要采用蓖麻油、甘油、松香、苯酐制取的多羟基的低分子量聚酯为乙组分,再按一定比例与含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的甲组分配合,制得的清漆和色漆。该工艺制得的聚氨酯漆,漆膜丰满度往往不大好,气味大,对人有剌激作用。沿海厂家引进意大利等国的工艺,生产的聚氨酯漆质量较好,但其对原料质量要求较高,工艺条件控制严格,成本较高,价格较贵。?  我们采用一缩二乙醇与季戊四醇替代甘油、生产的改性聚氨酯高级木器漆,其漆膜光亮丰满,施工性好,且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受到用户欢迎。?  二、改性机理?  1.一缩二乙二醇替代甘油与蓖麻油的醇解反应产物减少了仲羟基,增加了醚键。??  ?  2.季戊四醇替代甘油与蓖麻油的醇解反应产物增加了伯羟基,提高了活性。  三、实验?  1.多羟基低分子量聚酯乙组分的制备?  (1)实验配方  原材料规格用量(W%)  蓖麻油国产,双漂28.20  松香国产,特级22.30  苯酐进口24.80  一缩二乙二醇国产13.90  季戊四醇国产10.80?  2.制备流程????????  (3)制备工艺?  将配方量的蓖麻油、松香、一缩二乙二醇投入反应器中,升温至80—100℃,待松香溶解后,加入季戊四醇,升温至190—240℃,保温2h。?  当物料酸值降到一定程度后,加入苯酐及回流用二甲苯,在210—240℃间保温进行酯化反应,直至合格。?  最后加入溶剂二甲苯,兑稀后出料。?  产品酸值一般在4—10mg  KOH/g·物料粘度控制在15—40s(涂-4/25℃),固体份含量49%左  右。?  2.含异氰酸基预聚物甲组分的制备?  (1)实验配方  原材料规格用量(W%)  乙组分自产70  TDI进口30?  (2)制备流程???????  (3)制备工艺?  在50℃下将TDI加入乙组分中,升温至100—110℃,保温1h以上,取样,待粘度合格后,加  入二甲苯兑稀出料。?产品酸值为20—25mg  KOH/g·物料,粘度为15—25s(涂-4/25℃),固含量49%左右。?  四、聚氨酯漆性能比较??  1.清漆?  (1)清漆配方?  ①桂林“751”型聚氨酯清漆(下称1#)  原料用量(g)  甲组份100  乙组份50?  ②甘油型聚氨酯清漆(下称2#)  原材料用量(g)  甲组份100  乙组份50?  ③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改性聚氨酯?  清漆(下称3#)  原材料用量(g)  甲组份50  乙组份50?  (2)漆膜性能比较(见表1)  表1聚氨酯清漆膜性能比较  检验项目指标  GB2705-81  1#  2#  3#测试方法  原漆外观透明度透明、清澈透明、清澈透明、清澈透明、清澈GB1712  -79  漆膜外观平整光滑平整光滑较丰满平整光滑较丰满平整光滑较丰满GB  1729-79  干燥时间,≤?表干min)?实干(h)?120?24?50?4.5?40?240?4?GB1728-79?(甲法)  附着力(级)≤2111GB1720-79  硬度≥0.50.520.670.70GB1730-79  光泽(%)≥90110120140GB1743-79  柔韧性(mm)≤1111GB1731-79  冲击强度(Kg·cm)305050GB1732-79  耐沸水性(30min)不起泡,不起皱不起泡,不起皱不起泡,不起皱不起泡  ,不起皱GB1733-79(乙)  2.色漆?  (1)白色漆配方?  ①甘油型聚氨酯白色漆(下称1?#)  原材料规格用量(W%)  钛白粉国产40  群青国产0.2  乙组份自产60  润湿剂(1%硅油)国产0.3  甲组份自产100  ②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改性聚氨酯白色漆(下称2?#)  原材料规格用量(W%)  钛白粉国产40  群青国产0.2  乙组份自产60  润湿剂(1%硅油)国产0.3  甲组份自产100  (2)漆膜性能比较(见表2)  表2白色聚氨酯漆膜性能比较  检验项目指标  GB2705-811?#2?#测试方法  漆膜外观平整光滑平整光滑平整光滑GB1729-79  粘度(涂-4s)30—804244GB1728-79(甲法)  细度(≤μ)201515GB1724-79  遮盖力(g/m)≤100100GB1726-79  干燥时间,≤?表干min)?实干(h)?60?24?50?2?40?2.5GB1730-79?(甲法)  硬度≥0.50.520.67GB1730-79  附着力(级)≤222GB1720-79  光泽(%)≥90110130GB1743-79  3.漆膜丰满度比较?  丰满度是漆膜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用户希望漆膜能如镜面一样丰满光亮。一般地说,漆膜  刚刚施工后是丰满光亮的,固化成膜后便没有施工时那样光亮丰满。将桂林“751”型聚氨酯漆、甘油型聚氨酯漆同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改性聚氨酯漆分别制板,在日光灯下仔细观察,后者丰满度明显好于前两者,给人一种有如一汪清水细腻感,漆膜光亮丰满,光泽柔  和,而前两者区别不大。?  4.含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甲组份贮存稳定性比较?  在甲组份中含有活泼的-NCO基团,对贮存稳定性不利,易使其增稠甚至胶化,给施工带来一  定困难,甚至无法施工,因此其贮存稳定性非常重要。现将甲组份密封贮存6个月观察,粘度变化见下表3。?  表3含-NCO甲组份贮存稳定性比较粘度?(涂-4/25℃,s)甘油型聚?氨酯改性聚?氨酯漆桂林“751”?型聚氨  酯漆制备时212320  6个月后272432?  从上表看出,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改性制得的含-NCO甲组份,粘度变化甚小,其贮存稳定性很好。?  五、结语?  1.用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替代甘油,生产的改性聚氨酯高级木器漆,漆膜丰满,各项性  能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是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  2.用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替代甘油,生产的改性聚氨酯高级木器漆,在施工时采用甲组  份:乙组份=1:1(W%)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大大方便了施工应用,并能明显减少对人的刺  激性作用。?  3.一缩二乙二醇与季戊四醇替代甘油,生产和改性聚氨酯高级木器漆,仅原材料一项,每千  克聚氨酯成本可降低1.40元以上,且产物增加了伯羟基,提高了活性,能耗也较低,同时,  只用二甲苯就能充分溶解,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45239353179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