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常见问题哪位可以说一些?



				
				
喵星的哚朵
26426 次浏览 2024-05-28 提问
110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30 10:51:58 回答

一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重点存在的问题
  1.主体结构随意留置后浇带。《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6.4.11  “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建项目部技术人员划分施工段一般只考虑建筑构造而未考虑人防工程施工规范有关要求,设置后浇带从口部、连通口封堵框等部位穿越,造成口部处预埋的人防门框与通风短管及封堵框等位置与后浇带相冲突,一旦更改预埋位置有可能使得上述设备设施无正常使用所需空间尺寸。
  2.人防门槛浇注砼强度不达标。施工图设计文件明确人防门框及锚固钩应预埋主体结构内部,构件与主体结构钢筋砼同步浇筑。但现场人防门槛部位经常会二次浇筑,即不与底板同步浇筑,也不与墙板同步浇筑,而是在施工地下室找平层时才浇筑,其强度一般为C15,相比同主体结构钢筋砼同步浇筑强度低得较多。
  3.  施工洞留置随意性较大。人防工程围护结构是不允许随意留置施工洞口,如留置洞口也应有设计方案。但现实中少数施工单位为了各种建筑材料搬运便利,擅自在人防工程内开孔,破坏人防围护结构。
  二是人防工程钢筋施工质量易出现的问题
  1.人防门槛箍筋不按标准施工。人防门槛箍筋构造在人防设计和规范要求上均为封闭箍。由于人防工程配筋率普遍较高,门槛结构梁又与地梁在轴线上重合,门槛梁箍筋如未在钢筋绑扎时一并考虑的话,在后期是很难按标准施工到位,故少数建筑企业的钢筋工人就直接支个开口箍应付,但封闭箍四个角上都有通长钢筋,而开口箍既不符合设计规范,又减少了开口角上的通长筋,明显存在施工违规和不达标的问题。
  2.人防工程施工操作不规范。检查中经常发现,有的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钢筋绑扎及加固质量难免有所下滑;有的工程施工中上构造柱箍筋、墙板水平筋等遇到钢板止水带被切割而无加固处理;有的工程施工中钢筋及焊接工技术良莠不齐较为突出。由于底板与墙板间的施工缝设置了钢板止水带,凡是钢板止水带遇到的钢筋都切割,而被切割的部位又不进行加固,此问题已成了质量通病。同时,钢板止水带未按施工规范做到交错搭接、双面焊接的问题也经常发生。
  3.门框墙构造钢筋不规范。现场检查中发现工程门框墙构造钢筋绑扎常存在插筋遗漏,钢筋锚固不规范等问题,正确做法为:人防门洞口边竖筋为3根直径≥16螺纹钢,且洞口四个角都有两根一米长直径为16㎜螺纹钢,门洞边一般不设置水平钢筋锚固,如需锚固应焊接(双面5  d,单面10d),抗爆挡梁的主筋应伸入两侧结构,安装人防门扇一侧的顶板应预埋吊钩,并区别不同类型门槛标高且不得遗漏门槛筋。
  4.拉结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场检查中发现施工人员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Φ指一级钢,即为圆钢),间距大于500㎜,弯钩角度不足135℃,拉结筋与主筋间扎丝不足等问题。人防工程设计规范及施工图结构说明均要求:“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板、墙体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筋,拉结筋布置为Φ6@500,上下两端弯钩角度为135度”。
  三是人防工程施工中各种预埋设施易出现的问题
  人防工程施工中各种预埋设施易出现问题,如预埋铁件锈蚀、安装标高定位不准确、不牢固;用于封模的对拉螺栓为重复利用而采用塑料套管;设备管道穿越主体结构部位处设置的预埋管上未焊密闭翼环;防护密闭板、墙体两侧未设置人防专用密闭接线盒等。
  1.预埋的通风短管、给排水及电气套管等预埋件,常见的问题:预埋铁件锈蚀、安装标高定位不准确、不牢固;墙体预埋件洞口直径300㎜却未进行结构加固;通风短管不是整张钢板焊接,而是多张拼接;通风短管、给排水及电气套管未焊密闭翼环等。有的工程甚至出现给排水管穿越围护结构处埋设柔性套管,明显违反了人防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2.用于封模的对拉螺栓为重复利用而采用塑料套管。《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6.2.1“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但经常有施工单位为控制成本,在人防模板施工时对拉螺栓封模采用套管,以便拆模同时回收螺杆,却不知在临空墙及密闭墙体上留下成排对穿孔,给人防工程围护结构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其整改所需的花费更是在螺杆价值之上。
  3.密闭接线盒遗漏。人防设计规范明确:跨越防护密闭板、墙的电气管线应在其两侧设置人防专用的密闭接线盒,但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不是遗漏就是采用普通接线盒子。
  4.应预埋的防爆呼唤按钮、气密测量管、超压测压管、电气密闭盒等人防专用设备设施未预埋。战时防爆呼唤按钮应预埋防毒通道临空墙外侧;气密测量管、超压测压管常遗漏预埋;电气密闭盒应在穿越密闭墙的两侧各自设置,但常有遗漏或连接导管上未焊密闭翼环。
  二、当前人防工程设备安装阶段常见的主要问题
  (一)战时通风设备安装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出现在支架、战时风管制作未按施工图纸及设计规范落实;法兰连接缺少橡胶片;通风设备安装错误;专业检测装置遗漏等。
  1.支架、战时风管制作未按施工图纸及设计规范落实。支架标准做法是用角铁构造,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墙、顶板,但有些人防项目支撑战时通风系统风管、密闭阀重量的方式是直接采用吊杆,一端固定顶板一端连接风管、密闭阀;或者风管设有支架支撑,风机、密闭阀则未设支架,其将重量转移到风管上,造成隐患。另外,战时风管多数是由作业班组现场制作,但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及责任意识参差不齐,风管的裁制、焊接质量问题严重,诸如焊缝高度不够、焊渣未清除,普遍存在气孔、夹渣、裂纹、烧穿等现象。
  2.战时风管与密闭阀连接存在问题。通风管道与风机及密闭阀门的连接方式,施工现场常见错误做法为采用抱箍或劣质的玻镁石棉法兰(易破损),正确做法应采用带密封槽的法兰连接,其接触应平整;法兰垫圈常见的错误做法为橡胶圈有接口或尺寸偏小无法达到密封效果,正确做法应采用整圈无接口橡胶密封圈,橡胶厚度不应小于4mm。
  3.战时风管上的密闭阀门安装常见的安装问题。一是阀门安装方向错误;二是阀门未单独设置吊架,其重量由风管支承。正确的做法应为阀门上红色箭头应指向室外进入工事内的压力波,故在进风口阀门上箭头指向进风方向,而在排风口却逆向排风方向;其次阀门应单位设置吊架,吊架应为角铁制作。另外,超压排气活门正确安装方式是摆锤置于下端,平时依靠重力闭合,常有施工单位不清楚运作原理,将摆锤置于上端。
  4.人防专业检测设备预埋(留)管常漏装。如人防工事内外压差测量装置、口部通道密闭墙上的气密测量管以及战时风管上的放射性监测管、压差测量管、尾气取样管、增压管等。
  (二)战时给排水设备安装质量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与人防无关的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专供人防使用的管线在穿越围护结构处遗漏防护阀门(人防内侧设置);管材的材质及连接错误等。
  1.建设单位擅自改变设计方案。少数施工单位擅自改变人防工程设计方案,甚至将与人防无关的管道(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穿越围护结构等违反人防设计规范的行为。
  2.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排水管线不规范。有的施工单位在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排水管线未安装防护阀门(1.6MPa以上铜芯闸阀)或安装的防护阀门距墙大于200mm;
  3.防爆地漏安装标高高于地坪。防爆地漏须在浇筑建筑地坪时预埋,但施工单位有时未做保护措施,浇筑时易将防爆地漏封堵,有或则防爆地漏安装标高高于地坪,起不到泄水功能。
  4.管材的材质及连接不符合人防设计和规范要求。人防设计规范要求:管径100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管径≥100采用热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但个别项目上的管道均应采用铝塑复合管、pvc塑材管等,且镀锌钢管采用抱箍连接,不符合人防设计和规范要求。
  5.污水出水管上不但要在距围护结构不大于200mm处设置防护阀门,还应在管道上设置止回阀。
  (三)战时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存在的问题。
  灯具采用吸顶安装方式;弱电管线擅自在围护结构开孔穿越;从人防内部至非人防的照明路线未单独安装熔断器等。
  1.地下人防停车库照明灯具安装方式错误。经常有施工单位不注意查阅图纸说明,将人防车库内照明日光灯吸顶安装,但人防工程考虑战时轰炸产生的震动易破坏照明灯具,故设计规范强调灯具安装方式宜采用吊链方式。
  2.弱电管线擅自在围护结构开孔穿越。人防工程一般在口部通道预留电气备用管,用于弱电管线穿越。但经常发现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单位由于后期施工,未在前期参与设计交底等技术性沟通,不了解人防工程特殊构造要求;加之弱电施工图纸都是自己设计无须审查,造成盲目在人防围护结构开孔穿越弱电管线,破坏人防主体结构。
  3.从人防内部至防护密闭门外的照明路线,在防护密闭门内侧(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距顶0.2米处,单独设置熔断器作短路保护。
  三、加强人防工程施工质量的几点建议
  人防工程用于战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受侵害,而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制约人防工程战时功能的实现,解决人防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键在规范施工,加强监管,加强人防工程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掌握影响施工质量关键节点,强化自检、互检、专检手段,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关,注重加强内部管控,多措并举加强质量控制环节,不断提高人防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是做好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建设单位作为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的组织者,应协调好各参与单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技术交底,设计单位不仅做好各专业的交底,还要就平时下工地参与验收时发现的常见问题就交底,从前期就提醒到位;图纸会审,不仅施工单位要认真查阅图纸并做好记录,监理单位也应查阅图纸,彼此将有疑义、矛盾之处相互应证,尽可能把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做扎实。须注意的是,人防工程设备安装专业(通风、给排水、电气)如平行发包的话,则相关施工单位也应参与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二是做好人防工程隐蔽验收申报工作。施工、监理单位是人防工程具体组织、实施者,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施工、监理现场人员长期参与一线施工管理工作,但或许之前未施工、监理过人防工程,对人防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未必掌握全面。相对的,人防工程质监人员长期从事人防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对人防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及质量通病掌握较为具体、全面,因此充分利用人防工程质监站的技术力量来确保工程质量不失为一项较为可行的措施。
  三是做好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采购工作。因防护(化)设备质量问题而造成人防工程质量缺陷的事项并不少见,为规范防护(化)设备市场销售次序,我省、苏州市民防局均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及备案厂家名单,人防工程建设单位应从中择优选取防护(化)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

2024-05-30 10:51:58 回答

人防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  工程中常见问题,如:  
1、  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塑料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为避免工人施工过程中混淆,建议全部用止水螺杆)。
 2、  人防门门扇开不到位(应开90°)  
3、  密闭穿墙管未设密闭翼环(应在管上焊厚5mm,高30-50mm钢板翼环)  
4、  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砖砌隔墙(应①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②厚度不小于200mm③染毒侧水泥砂浆抹面)  5、  有人员掩蔽的工程未设防爆呼唤按钮(应在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预埋);防爆波按钮应直接预埋到混凝土墙体内。  
6、  简易洗消间用砖墙砌筑(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7、  染毒区进、排风管未采用2-3mm厚钢板(以图纸为准)  
8、  双层钢筋拉结筋不足(应为Ф6@500梅花型弯钩长50mm,以图纸为准)  
9、  防密门四角斜向加强筋未按8(d≤400)或(d>400)12Ф16L1000mm做  
10、  钢筋连接方式d≥22时采用机械连接,d<22采用焊接连接  
11、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  
12、  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  的墙体上;当侧墙上油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13、  变形缝设在防密门以内或踏步上  
14、  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不足(抗压强度试块应为100m3一组,抗渗强度试块  应为每500  m3一组)  
15、  与工程外部相连的管道的控制阀门,在工程内部距墙太远(应距墙体  20cm)  
 16、  给水管道双管并行敷设时,两管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应为20cm)  
17、  穿过外墙、防护密闭隔墙的管道,未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钢塑复合管  
18、  人防门门扇的吊钩未勾住顶板上层钢筋  
19、  人员遮蔽工程,未防化值班室(进风口)外顶板上预埋DN15热镀锌钢管  (用作侧压管)  
20、  防密门门框墙厚度小于300mm,密闭门门框墙厚度小于250mm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2024-05-30 10:51:58 回答

界定人防工程的权属问题
依法配建的人防工程和人防部门投资建设的人防工程,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依法配建面积之外建设的人防工程,其产权属于投资者所有。
  凡是由人防主管部门利用人防易地建设费投资建设的自建工程、指挥工程、重要的公告工程、干道工程和由人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拨款、提供物资修建的早期单位工程(80年代中期以前),以及履行《人民防空法》规定的人民防空建设义务修建的人防工程、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及其附属设备设施、口部管理房、伪装房等均属于人防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由各级人防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管理权。
  根据《人民防空法》第22条的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因此结合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每个建设单位应尽的人民防空义务,如同依法缴纳的易地建设费属于人防建设经费,归国家所有一样,在依法配建范围内建造的社会结建防空地下室,其产权也应当归国家所有。因此建设单位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行为不是投资行为,而是履行人民防空建设义务的行为。
  在依法规定配建标准以外由建设单位建设的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地下民用建筑,其产权归建设单位所有。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81716918945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