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烧制陶瓷工具要哪些?



				
				
傻兮兮的呆呆
31298 次浏览 2024-05-24 提问
6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5-26 13:13:46 回答

需要的工具如下:
1:选择高岭土,用细筛过滤,过筛后的细土便可以使用。筛子目数视个人情况而定。也可以使用水过滤,把泥土倒入装满水的大缸或者水池里面,搅拌。最后池底沉淀下来的稀泥就是了。如果需要制作高档瓷器,则需要用“水滤法”过滤4遍以后的稀泥。稀泥凉到半干就可以使用了。
2: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如果闲揉泥麻烦,也可以用光滑的木锤,锤打泥料,排除里面的空气。
3:拉坯    将揉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如果闲拉坯难度大,可以分开来做,比如一个圆形杯子,可以先做杯子底部的圆,然后做杯体,最后衔接起来。注意一定要衔接紧密。全部做好以后,放倒阴凉地方晾干,晾干以后就可以适当的修坯了。
4: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在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
5: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2024-05-26 13:13:46 回答

作瓷器的主要工具有用于瓷器制坯的轮车、模型以及入窑装烧的各种窑具等。
     1.  轮车:亦称:“辘轳”,陶瓷器中圆形器成型的主要工具。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随着陶瓷手工业的发展,轮车的构造也逐步完善。完善的轮车由旋轮、轴顶帽、轴、复杆、荡箍组成。旋轮为圆形木质,轴顶帽嵌于旋轮背面中心部,覆置在插埋于土中的直轴顶端,荡箍套至于轴下部。复杆安在轴两则,起平衡、定位作用。制坯时,将胎泥放置于旋轮上面中间,波动旋轮,使之快速持久转动,然后用手将放置于旋轮中间的胎泥拉成所需要的器形。轮车也用于修坯、装饰等工序。轮车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提高了陶瓷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对提高陶瓷器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用轮车制作瓷坯,在工艺上又称之为拉坯。盘、碗圆形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2.  轴顶碗:陶车上的一个部件,又称“轴顶帽”呈八棱柱形,底面有一锅底状凹窝,瓷质,凹面施釉,比较光滑,制作规整。江西赣州七里镇窑遗址出土的轴顶碗高5厘米,直径3.2——6.4厘米,凹窝深2.9厘米左右,镶嵌固定在陶车旋轮背面中心部位,凹窝扣在直轴顶端,是是用陶车旋转地关键部位。
     3.  窑  具:  瓷器坯件放进炉窑装烧,须用耐火材料纸做的辅助工具将其间隔装置,此类辅助工具就是窑具。包括间隔具、支座、匣钵、窑柱和式火具等,其作用在于防止制品在烧制过程中污损与缺陷,并起盛装和支架作用,以提高装窑密度,利于烧窑操作。陶瓷考古学上,往往以是否有窑具的发现来判断某一地区是否属于古代窑址。间隔具的出现于战国时期,之后使用普遍,常见的有托珠、圆饼形、锯齿形、环形、环形支钉、三角形支钉、三角形支钉等多种,置于两件器物之间,以防止其粘结。支座约出现于汉代,有筒形、筒形束腰、喇叭形等,将器物支托到一定的高度,以利于器物烧成,匣钵的出现于南朝时期,至唐代普遍使用,有筒形、漏斗形等度多种,将器物置于匣钵里焙烧,避免了坯件直接接触烟火和窑顶落沙的侵扰,可保持釉面洁净,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还可以增加装烧密度,提高产量。窑柱多发限于宋元时期北方地区,呈圆柱形,有秩序地排列于窑床上,有的上面平铺一层耐火砖,砖上放置装满坯件的匣钵;有的则直接承托珠叠烧的碗等坯件。装烧用窑柱,可便于火焰,烟气流通,有利于减少窑内温差。式火具出现于东晋,流行于宋元时期,有锥形,片形等,用来测定要内温度,可及时掌握要内温度的变化。各种窑具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对陶瓷的烧成乃至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  荡    箍:陶车上的一个部件。呈扁矮的圆筒状,瓷质,内侧面施釉,制作规整。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出土的高2.5——3.4厘米,内径7.6-8.3厘米。外径  10.8——11.4厘米,按套在陶车直轴的下部,与直轴两侧的复杆下端相连接,是使陶车子稳定旋转的重要部件。
     5.  模    型:又叫“模子”。即用生土或石膏等材料先做成所需瓷器形状的模型,再将泥料涂敷或打成泥片置入模型内,用手或机械压制,稍干后取出。即成为瓷器的坯件。制作瓷器的模型有单模或合模。瓷器中小型像、壶嘴、壶把以及碗、盘等多采用模制。
     6.  匣  钵:瓷器焙烧时置放坯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匣钵状窑具,以耐火粘土制作,形状一般为筒形或漏斗形,也有的呈“M”形、碗形、钵形和椭圆形等。出现于南朝时期,唐代开始普遍使用。坯件装在匣钵里焙烧,避免了烟火与坯件直接接触和窑顶落沙等侵扰,是坯件受热均匀,釉面洁净,提高了产品质量。匣钵耐高温,胎体结实,承重能力强,层层叠放不易倒塌,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窑内空间,增加装烧量。匣钵的发明和广泛的使用,是中国制瓷工艺的一大进步,为瓷器的优化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  窑  柱:又称“支柱”或“垫柱”,是瓷器焙烧时支承好坯料的匣钵和叠烧坯料的窑具。以耐火粘土制作。承圆柱形,粗细、高度不一,下部直径略大于上部,实心或中心略空,颇坚实,有的表面下螺旋沟痕。使用方法有二,一是有秩序地排列在窑床上,上面搭铺一层耐火砖,砖上叠放匣钵;二是有规律地摆置在窑床下,每柱下直接承托叠烧的碗等坯件,窑柱在宋元时期北方地区使用较为广泛。装烧用窑柱,可使火焰与烟气畅流,还可以调节要内温差,有利于瓷器烧成。
     8.  顶  碗:又称“支顶匣钵”,是陶瓷器焙烧时支托坯件的窑具,属于支具类。一耐火粘土制作。形状多为上小下大,壁较斜直,直面平整,有些中间留一圆孔。一般用于碗等器物的叠烧。装烧地方法有两种,一是仰口叠装,即将碗等器物的口向上叠码在碗的支面上;另一是先在支面上置一间隔具,然后将碗等器物口向下扣在碗顶上,使顶碗的支面及其上面的间隔具支顶在碗等器物的内底上,口部悬起。顶碗是宋代常见的支托窑具。比较稳固,也可减少所支承器物变形。
     9.  火  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以瓷土制作,往往用碗等器物的坏坯件加工而成。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上平下尖,上半部施釉,并镂一圆孔。使用时,将其置于窑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位置,需验火时使用铁钩将其从观火孔钩出。每烧一次窑窑验火多次,每次验一次,就钩出一个。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和气氛变化,十分有利于瓷器的烧成。每烧一窑窑验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火照盛行于宋代,是简便有效的测温器具。
     10.  直  具:陶瓷器焙烧时支承器物的窑具,又称“支托”或“支座”,以耐火粘土制作。常见的样式有筒形、筒形束腰、喇叭形、钵形、盆形、高柱三叉形等多种。高矮不一,矮者不足10厘米,高者可达  30厘米。直具出现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直具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是装烧工艺的一大进步,可以将焙烧的器物支托到最佳窑位,避免窑底的“低温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成本率。匣钵的出现和被普遍使用后,直具明显减少,甚至有的窑停止使用。
     11.  支  钉:陶瓷器焙烧时在器物与器物之间起间隔作用的一种窑具。多用于叠烧,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使用越来越多。以耐火粘土制成,形状有直筒形、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等多种。采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用粘土做成泥钉,均匀地粘在器物底面或足面,每件器物少者粘有3至6支颗,多者可达9至12颗;二是在垫饼、垫圈和三角形、三叉形间隔具上加3—6颗泥钉,或在其一面直接捏出3—6颗泥钉。装烧时钉尖接触釉面,不容易粘连,但是烧成后有面上往往会留下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12.  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向下,上面在叠装其它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13.  垫  柱:又称“窑柱”,一种窑具。为把瓷器制品从窑的底基上升高,以利用窑室中较高空间的较高温度烧成的柱状物,其形状有束腰喇叭口和直筒等不同形状。
     14.  拉  柱:陶瓷器焙烧陶瓷器焙烧时测定要内温度的窑具。以瓷土制作,成棒槌形,长15—20厘米,一端蘸有釉料,使用时将其放在窑炉内,可拉出来观察烧成的程度。
     15.  支  圈:一种是以瓷土制作,适应覆烧发的特殊窑具,创始于宋代定窑。直圈呈圆圈形状,圈内侧有垫阶,截面为L形。使用时,平放一枚支圈,将一个口沿无釉的芒口碗等待烧器物坯体扣置在支圈内的垫阶上,接着在支圈上叠置一个与其规格相同的支圈,照样在支圈垫阶上扣置待烧器物坯体,如同码放蒸笼依次上叠,数量不等,发现最多的有32个支圈的。由于使用支圈烧造器物,比使用其它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很快就被磁州窑等北方的一些瓷窑相继采用。在南宋时传到了南方景德镇等地的瓷窑。定窑等处是将支圈连同所承装器物置于筒状匣钵内装烧。景德镇窑则不同,它的支圈是叠置在与支圈规格相同的底座上,上面加盖,在支圈组成的圈柱体外侧涂一层耐火泥,用以粘接支圈和密封空隙,然后直接入窑焙烧。直圈覆烧工艺对减少其器物变形,保证产品质量,增加装烧密度,提高产量,节省燃料,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对瓷器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支圈覆烧法烧制的瓷器,口沿无釉,即芒口,使用很不方便,也影响美观。再加上支圈对原材要求高,并且都是一次性使用,用量大,成本高。所以,直圈覆烧法北方在元代,南方在元代以后就基本被废弃了。
     16.  垫  圈:陶瓷器焙烧时器物与器物、器物与匣钵之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以耐火粘土制作。呈环形,上下面一般较平整。直径略等于或小于所承托器物的足(底)径,厚度则随时代和间隔器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垫圈出现于东汉晚期或稍后,后来逐渐流行。垫圈较垫饼直接接触器物面小,用料小而轻;支点均匀,稳定性能好,去放方便,但加工费时,容易损坏。
     17.  垫  饼:陶瓷器焙烧时器物与器物、器物与匣钵之间起间隔作用的窑具。多用于器物与匣钵之间,因其形状似饼而得名,直径略等于或小于所承托器物的足(底)径,厚度则随时代和间隔器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垫饼出现于东汉时期,以后逐渐流行,元代以后明显减少。垫饼与器物接触面大,承重力强,垫托安稳,但同时与器物粘连的可能性较大。垫饼中的扁薄者,一般习惯称之为“垫片”。垫饼是一种窑具。垫饼的作用是使器坯底部足置于垫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连在一起。

2024-05-26 13:13:46 回答

主要有:炼泥机、打浆机、注浆机、空压机、试验用球磨机和300克、500克高铝球磨罐、小型球磨机和5公斤、10公斤高铝球磨罐、大型球磨机(有500公斤的、一吨到三吨的)、烧成用的窑炉(有立方窑、滚动窑、隧道窑)、磨光机、大小不一的叉车、工作台、打转机、彩绘用的排笔、塑料桶、电子称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34409904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