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砌筑砂浆施工工艺是什么?



				
				
萌萌尛宝贝
10999 次浏览 2024-06-06 提问
29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8 14:18:36 回答

预拌砂浆进场时,供应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产品形式检验报告和出厂检验报告等。
预拌砂浆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湿拌砂浆应外观均匀,无离析、泌水现象;
②散装干混砂浆应外观均匀、无结块、受潮现象;
③袋装干混砂浆应包装完整,无受潮现象。

2024-06-08 14:18:36 回答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砌筑砂浆施工与质量验收
 
1  一般规定
 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给出了不同块材、不同强度等级砂浆所对应的设计值。
 1.2  当砌筑砂浆与块材的抗压强度相差较大,即弹性模量相差较大时,两者的变形不一致,砂浆容易开裂,因此,砂浆抗压强度宜与块材相近。
 1.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正在修订之中,表  1.3是参考该规范的修改稿。
 1.4  基础墙防潮层部位容易受水的侵蚀,故对其所用砌筑砂浆提出抗渗要求。
 1.5  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灰砂砖、粉煤灰砖早期收缩值大,如果这时用于墙体上,将很容易出现明显的收缩裂缝。因而要求砖的生产龄期不应小于28d,使其早期收缩值在此期间内完成大部分,这是预防墙体早期开裂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1.6  雨天会改变砖面湿润状态,易形成砖面水膜,同时也会改变砂浆稠度,影响砌筑和砌体强度,故不宜施工。对已砌筑的墙体进行遮盖,目的是防止雨水进入到砂浆中。
 2  块材处理
 2.1  非烧结制品含水率过大,将导致砌体后期收缩偏大,因此应控制其上墙时的含水率。
 2.2  烧结砖砌筑前,应提前1d~2d浇水湿润,做到表干内湿,表面不得有明水。砖的湿润程度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因而对确保砖砌体的力学性能和施工质量是十分有利的。
   许多单位试验都证明,干砖砌筑会大大降低砌体的抗剪和抗压强度,还会造成砌筑困难和影响砂浆强度正常增长;吸水饱和的砖砌筑时,不仅使刚砌的砌体稳定性差,还会影响砂浆与砖的粘结力。
   由于各类砌筑用砖的吸水特性,如吸水率、初始吸水速度和失水速度不同,以及环境湿度的差异,砖砌筑时适宜的含水率也各异。为了便于在施工中对适宜含水率有更清晰的了解和便于控制,块材的适宜含水率宜采用相对含水率表示,并根据有关单位、学者的试验研究成果和施工的实践经验,对烧结类块材及非烧结类块材的适宜相对含水率范围进行了规定。
 2.3  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具有吸水率低和吸水速度迟缓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砌墙时可不浇水。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吸水率较大,应提前浇水湿润。
 2.4  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吸水速率慢、总吸水量大的特点,提前洒水湿润的方法不适合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尺寸偏差较小,可以采用薄层砂浆进行干法施工。
 3  施工
 3.1  薄层砌筑砂浆砂浆中常掺有少量添加剂,砂浆的保水性及粘结性能均较好,可以实现薄层砌筑。
 3.2  确保小砌块砌体的砌筑质量,可简单归纳为六个字:对孔、错缝、反砌。所谓对孔,即在保证上下皮小砌块搭砌要求的前提下,使上皮小砌块的孔洞尽量对准下皮小砌块的孔洞,使上、下皮小砌块的壁、肋可较好地传递竖向荷载,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及强度。所谓错缝,即上、下皮小砌块错开砌筑(搭砌),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这属于砌筑工艺的基本要求。所谓反砌,即小砌块生产时的底面朝上砌筑于墙体上,易于铺放砂浆和保证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这也是确定砌体强度指标的试件的基本砌法。

2024-06-08 14:18:36 回答

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的,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合物,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按性能可分为普通预拌砂浆和特种砂浆。20世纪五十年代初,欧洲国家就开始大量生产,使用预拌砂浆,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上海,常州等发达地区发展较快。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47439861297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