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



				
				
无痕之音
38969 次浏览 2024-06-03 提问
61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5 22:35:55 回答

立杆(这里主要说楼面或者大梁的支撑立杆)构造,主要解决一个"压杆稳定"问题。这里仅仅根据一般情况给出建议。
  (近来报道的在建建筑物垮塌事故,很多是没有重视模板支撑系统,没有按照规定工作)
  1、立杆纵横间距,应当根据承重,根据计算确定。计算时除了要考虑混凝土重量,还要考虑模板自重,还要考虑浇灌混凝土是冲击荷载,还要考虑工人、工具、机搜索具的重量。当倾倒混凝土非常快时,冲击荷载极大。(大建筑公司规定,模板支撑系统必须要给出计算书)
  2、若接长立杆用了扣件(不是对接扣件),应当考虑一个扣件的最大承重不能超过700公斤(滑动摩擦),一般按照不大于500公斤计算(无法保证每个扣件都按照标准紧固)。
  3、为了加强立杆稳定,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双向节点约束:
  ①、必须有“扫地杆”。双向设置,距离立杆底端20~30厘米。防止立杆底部滑移。
  ②、立杆中部应当设置双向水平横拉杆(联系杆)、第一根拉杆高度不低于180厘米,不高于200厘米。(是为了不妨碍工人作业通过)
  ③、以上的水平横拉杆,每间距大约150厘米。
  4、必须保证立杆底端放置在稳固的支撑上。不允许直接放置在泥土上。并防止泥土受到水浸软化。
  以上仅仅是基本要求,具体的看相关规范。

2024-06-05 22:35:55 回答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  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024-06-05 22:35:55 回答

1  总则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  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0.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脚手架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2.1.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2.1.4  结构脚手架
  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5  装修脚手架
  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1.6  敞开式脚手架
  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2.1.8  半封闭脚手架
  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2.1.9  全封闭脚手架
  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2.1.10  模板支架
  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2.1.11  开口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2  封圈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2.1.13  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2.1.14  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5  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
  2.1.16  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
  2.1.17  防滑扣件
  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2.1.18  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
  2.1.19  固定底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0  可调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
  2.1.21  垫板
  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1.22  立杆
  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
  2.1.23  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
  2.1.24  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
  2.1.25  角杆
  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2.1.26  双管立杆
  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
  2.1.27  主立杆
  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
  2.1.28  副立杆
  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
  2.1.29  水平杆
  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
  2.1.30  纵向水平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1  横向水平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
  2.1.32  扫地杆
  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2.1.33  纵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4  横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2.1.35  连墙件
  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
  2.1.36  刚性连墙件
  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43680000305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