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读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21?

泪~哪位大神帮忙说一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我实在看不懂啊!!肿么办?跪求~~
吃逛吃逛2333
7772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118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3 19:42:10 回答

一、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6)(以下简称新标准)规定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在全国实施。环保部提出新标准要分期实施: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01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6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2016  年  1  月  1  日  ,全国实施新标准。按照环保部要求,北京市作为第一批实施城市之一,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在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按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同时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服务。  
 
二、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  
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两项污染物控制标准;二是加严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的限值要求。随之相应的,对于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转要求也提高了。  
 
三、新标准中二氧化硫(SO2)的标准限值没有变化,北京的二氧化硫(SO2)控制情况怎么样?  
此次新标准中二氧化硫(SO2)的浓度限值没有变化,年均浓度限值为60微克每立方米。北京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自2004年达标以来,一直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目前在28微克每立方米上下。二氧化硫(SO2)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北方城市而言,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浓度水平在北方冬季供暖城市中处于较好水平,可以与很多沿海城市持平,这与北京连年采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平房“煤改电”等工作密不可分。执行新标准后,北京大多时间的首要污染物将是细颗粒物(PM2.5),治理细颗粒物(PM2.5)的很多措施也都对二氧化硫(SO2)的削减有积极作用。  
 
四、为什么新标准中考核不同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时间间隔不一样?  
新标准中规定了评价不同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时间间隔有年平均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8小时平均浓度和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这主要是与不同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有关。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污染有短期急性健康效应,故规定了1小时、8小时和24小时限值。颗粒物PM2.5和PM10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因此规定了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针对长期暴露的健康效应制订了年平均浓度限值,而无1小时限值规定。世界各国也是这样规定的。  
 
五、如何将看到的污染物情况与新标准对应?  
空气污染是否超标,应以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发布的污染物及其时间区间和浓度值,与新标准中的对应污染物及其相应的时间区间和浓度限值比较。如果监测数据比标准规定高,就表示超标了。  
由于新标准规定的项目多、数据多,非专业人员难懂难记,所以新标准还规定了专门用于向公众发布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公众可以通过AQI来判断空气质量等级。  
 
空气质量新标准中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浓度限值  
 单位  
 
1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60  
 μg/m3  
 
24小时平均  
 150  
 
1小时平均  
 500  
 
2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80  
 
1小时平均  
 200  
 
3  
 一氧化碳  
(CO)  
 24小时平均  
 4.0  
 mg/m3  
 
1小时平均  
 10.0  
 
4  
 臭氧(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60  
 μg/m3  
 
1小时平均  
 200  
 
5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平均  
 70  
 
24小时平均  
 150  
 
6  
 细颗粒物(PM2.5)  
 年平均  
 35  
 
24小时平均  
 75  
 
六、什么是AQI,什么是首要污染物?  
AQI,即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是用来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是一个无量纲数值。把新标准中6项污染物实测浓度值按规定方法与新标准相应限值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简称IAQI),在6项污染物中IAQI数值最大的即为AQI。当AQI值大于50时,6个IAQI中数值最大的污染物就是首要污染物。  
 
七、如何读懂AQI?  
AQI将空气质量分为六级,用不同颜色表示,AQI数值越大、级别越高、表征的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公众借助AQI数值的大小或表征颜色,就可以了解空气质量,还可根据空气质量并参考新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级别对健康的影响或防护建议安排自己的生活出行等。  
 
空气质量指数级相关信息  
 
八、AQI与以前的API有什么主要区别?  
一是参与评价的污染物种类不同。API评价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而AQI评价对象包括六项污染物,除原来的3项外,还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三项,监测和控制的污染物种类更多;二是称谓不同了。老标准中的API称作“空气污染指数”,新标准中的AQI称作“空气质量指数”;三是表征空气质量状况的级别增加了。新标准的AQI将空气质量分为六个级别,而老标准的API只有五个级别;四是评价时间段不一样。AQI可衡量小时空气质量和日空气质量,而API只做每天12时至次时12时的空气质量评价;五是评价结果不同。如一天的二氧化氮(NO2)浓度如果是100微克/立方米,用AQI评价为3级,为超标;但用API评价是2级、达标的。这主要是因为AQI依据新标准计算,而API依据老标准计算,新标准更严。  
 
九、执行新标准,北京的空气质量会下降吗?  
新标准和新的AQI规定比原来的标准和规定更为严格,又增加了污染物的种类,与老标准相比,新标准AQI评价空气质量超标情况会有所增加。但这并不表示空气质量变差了,而是衡量空气质量的“尺子”更严了。这表明我们大家对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需要减排更多的污染物。相信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北京的空气质量会继续改善。  
 
附录:  
WHO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标准(2005年)颗粒物限值  
(单位:微克/立方米即μg/m3)  
 
分类  
 PM10  
年均值  
 PM10  
24小时均值  
 PM2.5  
年均值  
 PM2.5  
24小时均值  
 
Ⅰ阶段目标值  
 70  
 150  
 35  
 75  
 
Ⅱ阶段目标值  
 50  
 100  
 25  
 50  
 
Ⅲ阶段目标值  
 30  
 75  
 15  
 37.5  
 
指导值  
 20  
 50  
 10  
 25  
 
 
美国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  
 
标准制定时间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浓度限值  
 达标要求  
 
1971  
 一级标准  
 TSP  
 24小时  
 260  μg/m3  
 一年内超标天数不得多于一天  
 
年均  
 75  μg/m3  
 年平均值  
 
二级标准  
 TSP  
 24小时  
 150  μg/m3  
 一年内超标天数不得多于一天  
 
1987  
 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10  
 24小时  
 150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平均每年超标天数不得超过1天  
 
年均  
 50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年度数学平均值  
 
1997  
 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2.5  
 24-小时  
 65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年平均达标率98%  
 
年均  
 15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年度数学平均值  
 
PM10  
 24小时  
 150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年平均达标率98%  
 
年均  
 50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年度数学平均值  
 
标准制定时间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浓度限值  
 达标要求  
 
2006(现行标准)  
 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2.5  
 24小时  
 35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年平均达标率98%  
 
年均  
 15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年度数学平均值  
 
PM10  
 24-小时  
 150  μg/m3  
 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平均每年超标天数不得多于一天  
 
 
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  
标准制定时间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限值  
 达标要求  
 
1999年首次颁布空气质量标准指令(99/30/EC)  
 PM10  
(限值)  
 24小时  
均值  
 50ug/m3  
 每年超过限值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  2005  年  1  月  1  日  开始执行。  
 
PM10  
(限值)  
 年均值  
 40ug/m3  
 2005  年  1  月  1  日  开始执行。  
 
2008年颁布欧盟空气质量标准指令(2008/50/EC)(现行标准)  
 PM10  
(限值)  
 24小时均值  
 50ug/m3  
 每年超过限值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  
 
PM10  
(限值)  
 年均值  
 40ug/m3  
   
 
PM2.5  
(限值)  
 年均值  
 25ug/m3  
 2008  年  6  月  11  日  可超标20%,至  2016  年  1  月  1  日  容忍度为0(意味着  2016  年  1  月  1  日  正式执行)。  
 
PM2.5  
(限值)  
 年均值  
 20ug/m3  
 2020  年  1  月  1  日  开始执行。该限值仅为初设目标,2016年欧盟会根据具体情况,重新审查确定该限值。  
 
 
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  
标准制定时间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浓度限值(ug/m3)  
 实施日期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1996  年  1  月  18  日  发布(GB  3095-1996)  
 TSP  
 年均  
 80  
 200  
 300  
 1996  年  10  月  1  日  实施  
 
24小时  
 120  
 300  
 500  
 
PM10  
 年均  
 40  
 100  
 150  
 
24小时  
 50  
 150  
 250  
 
2016  年  3  月  1  日  新国标(GB  3095-2016)  
 TSP  
 年均  
 80  
 200  
   
 2016  年  1  月  1  日  实施  
 
24小时  
 120  
 300  
   
 
PM10  
 年均  
 40  
 70  
   
 
24小时  
 50  
 150  
   
 
PM2.5  
 年均  
 15  
 35  
   
 
24小时  
 35  
 75

2024-06-13 19:42:10 回答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室内的干、湿度啊,氧气、二氧化碳、氨、苯、甲醛等等的含量值,合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其值都在范围内

2024-06-13 19:42:10 回答

污染物名称  标准值
  依  据
  二氧化硫SO2  0.50  mg/m3  1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氮NO2  0.24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氧化碳CO  10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碳CO2  室外浓度以上1260  mg/m3  8  h  ASHREA  62-1999
  氨NH3  0.20  mg/m3  1  h  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
  臭氧O3  0.1  6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甲醛HCHO  0.10mg/m3  1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苯
  C6H6  0.11mg  /m3  1  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
  甲苯  0.20mg/m3  1h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等效采用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二甲苯的标准
  二甲苯  0.20mg/m3  1h  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
  苯并(a)芘
  B(a)P  1ng/m3  24  h  WS/T182-1999《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卫生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0.15  mg/m3  24  h  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0.60  mg/m3  8  h  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
  细菌  2500  cfu/m3  依据
  仪器定  参照前苏联、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我国人防工事空气中细菌卫生标准制定。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84630775451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