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建筑防水构造的做法谁了解?



				
				
幸福的小猫zz
55209 次浏览 2024-06-02 提问
5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4 04:42:10 回答

地下室建筑防水构造的做法:一般设计做法:一种是围护结构主体迎水面采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沿地坪连续粘贴到外表面,粘贴前于墙面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涂刷冷底子油1道,然后粘贴。粘贴高度应高出水头0.5~1m。对地下室地坪的防水处理,是在土层上先浇混凝土垫层作底板,板厚约100mm。将防水层铺满整个地下室,然后于防水层上抹上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便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地坪防水层必须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便与墙面垂直防水层搭接,同时还需要作好接头防水层的保护工作。另一种是地下室的地坪与墙体一般都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如氯化铝、氯化钙及氧化铁等,它掺入混凝土中能与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等不溶于水的胶体,并与水泥中的硅酸二铝酸三钙化合成复盐晶体,这些胶体与晶体填充于混凝土的孔隙内,从而提高其密实性。也可采取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级配,同时提高混凝土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直接接触而出现的渗水通道,以达到防水目的。混凝土外墙、基础底板,均不宜太薄,一般外墙应为200mm以上,底板厚应在150mm以上。另外在墙外侧应抹水泥砂浆,然后涂刷热沥青。2  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2.1  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防水层施工的问题。
2.2  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这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难以实施外防外贴法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2024-06-04 04:42:10 回答

地下室防水一般分为外防水、内防水及内外防水几种形式,外防水应该在基础垫层后、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前进行施工,施工完后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并且在地下室四周留出接头,待地下室浇筑完后在用防水材料把接头及上部防水连接起来,地下室外墙必须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直接接触模板。地下室外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可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杆也可采用中部焊有止水环的一次性止水螺杆。
内防水主要是在地下室浇筑后在墙体内测用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内外防水相结合的防水形式是结合了以上这两种防水的施工,现在地下室一般都采用了抗渗砼进行浇筑,所以采用外防水形式的比较多。如果抗渗等级要求很高,也可以采用内外都做防水的形式,这个要具体看施工图是如何设计的。外防水施工完后才对地下室进行土方回填。

2024-06-04 04:42:10 回答

地下工程各防水等级构造做法和防水混凝土、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塑料防水板、金属防水和膨润土防水毯、夹层塑料防水板等新防水材料及其在地下室外墙、变形缝、窗井、穿墙管、埋设件、后浇带、桩头、坑池、地下停车库等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防水构造以及渗排水构造。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15326881408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