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房屋设计可以怎么做?



				
				
艾迪奥特曼
29894 次浏览 2024-05-30 提问
14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1 15:59:37 回答

1、新农村房屋设计应简单易行、经济实用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地方材料大多质朴、典雅,结合传统做法能体现农村房屋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比如说选用当地特产毛竹制品,制成百叶窗和竹制遮阳卷帘。竹子性凉,吸热吸水率低,很适应南方多雨炎热的气候。活动式外遮阳可以灵活的解决采光和遮荫等问题,同时又具有导风板的功能。就地取材即有地方特色又节约了成本。通过合理、创新的设计,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外墙采用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施工便捷,抗震防水性能好,仅厚200mm的节能墙体为房间增加了使用面积。尽量把各主要功能空间的面积和尺度加以统一。利于开发住宅的配套产品,为房屋设计的定型化、模数化创造条件。如厨房的基本尺寸为2.4m×3.6m,厕所的基本尺寸为1.8m×2.1m和2.1m×2.1m,客厅的面宽均为4.5m等等。3.4安全耐久,节能舒适中国传统民居中,对地域自然和气候条件的营造方式,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适应气候、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传统民居高理念、低技术、低成本的节能策略,是一种质朴、广义的生态设计。传统民居建筑中对人体舒适程度的测定没有具体的数字化标准,但冬暖夏凉的感觉却很令人惬意。探索和学习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有价值的策略和思路,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对当今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很有现实意义。
 2、新农村房屋设计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  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对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起到积极作用。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短缺性;新农村规划应该以土地的集约使用为宗旨,以节约尽可能多的土地,为农村长远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3、新农村房屋设计应延续传统、美观大方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民的充斥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持传统文化精髓,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特色。传统的民居具有许多鲜明的地方特色,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形成秀丽的田园风光,极其诱人,为开发田园风光旅游资源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造型艺术,都凝聚着历代先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形成了风格特异的文化特征。它们以其独有的建筑语言形成了当地的景观特色。结合广东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着重考虑通风、日照、景观等方面的因素,积极采用多种的遮阳形式,并结合各种空间的心理及视觉需求,把实用功能需求和美观综合考虑,以适应不同要求。我们在体型和细部设计中,努力吸取岭南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和造型元素(比如镊耳墙,墙体漏空栅格等).同时采用灰瓦、白墙的色彩基调,而门窗、栏杆、檐口等细部可用稍深色调,这样可与自然环境相映生辉。以优美柔和的屋脊曲线,富于变化的露台、阳台使建筑的面貌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使建筑在风格上保持了岭南文化的基本特色。

2024-06-01 15:59:37 回答

新型农村房屋设计可以通过采买不同款式和软装风格的家具、饰品,可让平淡无奇的精装房展示出或乡村、或奢华、或古典的气质,通过改变壁纸、窗帘、布艺、饰品,能够花费最少的成本来实现最显著的视觉效果。镜面、画框等搭配,还能延伸出“虚拟空间”,提升居室空间感。也可以去建材市场选择造型各异的护墙板、石膏线、灯具等产品,由商家提供施工和安装服务,以较少的施工量来达到精装房“换妆”效果。

2024-06-01 15:59:37 回答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  节能节约型农村住宅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zes  Countryside  housing    卷首语:  自2000年中共中央开展十一五计划以来,全国开始大力发展新型农村。我国农村建设开始了新的里程碑,本着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原则,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连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我们在以下过程中,坚持“节地,节能,可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其融入整个设计的各个阶段中。为祖国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奉献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概述:  我们所考察的村子是莱芜市小洛庄,位于山东省中部,属于内向型村落,房屋建设手法统一,村子居住人口及年平均收入基本稳定,财政来源通常以务农为主,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村落构成,建设情况及生活水平在山东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以此村为代表进行深入的考察调研并做深入设计。    村落整体情况  1)人居构成  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年人均收入3500元,具备北方人的生活特点和习性,主食以馒头、煎饼为主,日常生活和冬日取暖均已煤炭为主,生活及饮用水均取自于本地300m深度以下的奥陶系石灰岩中的岩溶水,水质甘美。  2)当地气候情况  规划区属中纬度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摄氏度,最高气温39.5摄氏度,最低气温-22.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66.9mm,且主要集中于7—9月份,无霜期年平均196天,主导风向冬季东北,春夏季东南。    现今村庄建设情况  1)乡村整体面貌  2)当地居民典型立面  3)当地居民典型平面    平面分散不紧凑,空间浪费较多,占用土地面积较大,房屋多串联,使用不方便。厨房和厕所多数在室外,冬天使用不方便,并且卫生条件差。    现存急需解决的问题  1)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a  当地居民习惯于房屋成东西向“一”字排开,面扩大进深小,并且居民普遍存在传统的占地思想:以大房间大院落来显示自家地位,从而农宅占地面积与日增加,直接导致原有的公共空间被私人空间所占用,显得村落空间比较拥挤。  B整个村落建设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无统一规划,成无秩序粗放型发展,最终大量土地被农宅挤占,耕地资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2)房屋建造材料落后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1290559768676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