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份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山里吃吃
80967 次浏览 2024-06-21 提问
133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23 06:57:56 回答

一、施工临时部署:
  1、本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
  2、在变压器处设总配电箱,在原有线路基础上增加1路出线,供本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线路布置情况见施工总平面图。
  二、安全用电技术防护措施:
  1、配电室应设在无灰尘、无腐蚀介质及无振动的地方。
  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配电室总开关的零线引出。
  3、在工作电阻允许达到4欧姆的电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并联等值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4、架空线路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等非专用电杆上。

2024-06-23 06:57:56 回答

一、工程概况
唐山滨湖庄园403~406栋住宅楼位于唐山市路南区三角地,六层砖混。
二、用电管理是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平面布置图,据以用电设备多于五台以上及用电设备总容量以超过50KW以上《规范》规定:临时用电设备在五台及五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为此本工程编制临时施工组织设计。
三、按规范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现场勘探;  
1)根据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总平面布置图和拟定的临时用电布置图,确定所用机械设备的位置和三级配电的层次及导线敷设的部署等。
2)该工程为筏板基础,周圈铺设40х4镀锌扁铁连成一体作为避雷接地体,与室外机械及配电系统相连,分别在三处(即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每处的重复接地利用5-6个基础钢筋用电焊施焊。每处的接地电阻值用接地测试仪测得均符合接地电阻值要求。
2、电源选择:根据本工程实际工程量和电力需用量,临时供电由场地附近业主的电力系统供电。
电力系统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配电线路设在道路一侧。挖掘电缆沟,敷设电缆,不得妨碍交通和施工机械的装拆及运转,并避开堆料、挖槽、修建临时工棚用地。室内低压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皆用绝缘导线。
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1)该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电源是由建设单位从外部高压线经变电器变电所得380/220电压引入,送至到施工单位指定的地点(总配电箱处)。整个施工现场按三级配电布置,(示意图表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按现场顺时针逐以编号箱内所用开关明显的标志注明,其回路和所控用电设备等,所运行的开关均有专人负责,整个施工现场有持证电工按时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以防发生触电伤害。
2)配电线路建设单位送至总配电箱处的电源线为三相四  线制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自总配电箱开始二级配电,严格按三相五线制(TN—S系统)覆盖施工现场。做到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严格分开。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必须和保护零线相连接,工作零线仅用于负载(即220V照明及220V用电设备使用)。其中保护零线与其他各导线颜色应区别开来宜采用绿/黄双色线。
3)施工现场中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箱,对固定式的安装高度要求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均为1.3m。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采用移动式开关箱(用  D  表示)、内装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口一律设在箱底的下地面且有防绝缘损坏措施。整个施工现场采用二级漏电保护。在配电箱和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使之具有分级分段的保护功能,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箱内无杂物。

2024-06-23 06:57:56 回答

您好,这是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9.1.1      施工现场中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购、使用、检查和维修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2      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3      接地符合本规范第5.1.1条和5.1.2条要求,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金属基座、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少于2处;
4      漏电保护符合本规范第8.2.5条、第8.2.8~8.2.10条及8.2.12条和8.2.13条要求;
5      按使用说明书使用、检查、维修。
9.1.2      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滑升模板的金属操作平台及需要设置避雷装置的物料提升机,除应连接PE线外,还应做重复接地。设备的金属结构构件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
9.1.3      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塑料外壳Ⅱ类工具和一般场所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的Ⅲ类工具可不连接PE线。
9.1.4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CB    5013中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的要求;其截面可按本规范附录C选配。
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
电缆芯线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规定,其中PE线应采用绿/黄双色绝缘导线。
9.1.5      每-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电器外,还应按本规范第8.2.5条要求装设隔离开关或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以及按照本规范第8.2.6条要求装设控制装置。正、反向运转控制装置中的控制电器应采用接触器、继电器等自动控制电器,不得采用手动双向转换开关作为控制电器。电器规格可按本规范附录C选配。
9.2      起重机械
9.2.1      塔式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CB    5144中的要求。
9.2.2      塔式起重机应按本规范第5.4.7条要求做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轨道式塔式起重机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轨道两端各设一组接地装置;
2      轨道的接头处作电气连接,两条轨道端部做环形电气连接;
3      较长轨道每隔不大于30m加一组接地装置。
9.2.3      塔式起重机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4.1.4条要求。
9.2.4      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的电缆不得拖地行走。
9.2.5      需要夜间工作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正对工作面的投光灯。
9.2.6      塔身高于30m的塔式起重机,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设红色信号灯。
9.2.7      在强电磁波源附近工作的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并应在吊钩与机体间采取绝缘隔离措施,或在吊钩吊装地面物体时,在吊钩上挂接临时接地装置。
9.2.8      外用电梯梯笼内、外均应安装紧急停止开关。
9.2.9      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的上、下极限位置应设置限位开关。
9.2.10      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在每日工作前必须对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紧急停止开关、驱动机构和制动器等进行空载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检查时必须有防坠落措施。
9.3      桩工机械
9.3.1      潜水式钻孔机电机的密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中的IP68级的规定。
9.3.2      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应小于1.5m,且不得承受外力。
9.3.3      潜水式钻孔机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本规范第8.2.10条对潮湿场所选用漏电保护器的要求。
9.4      夯土机械
9.4.1      夯土机械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本规范第8.2.10条对潮湿场所选用漏电保护器的要求。
9.4.2      夯土机械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
9.4.3      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9.4.4      使用夯土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使用过程应有专人调整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50m。电缆严禁缠绕、扭结和被夯土机械跨越。
9.4.5      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前后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9.4.6      夯土机械的操作扶手必须绝缘。
9.5      焊接机械
9.5.1      电焊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9.5.2      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发电机式直流电焊机的换向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应消除可能产生的异常电火花。
9.5.3      电焊机械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本规范第8.2.10条的要求。交流电焊机械应配装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
9.5.4      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
9.5.5      使用电焊机械焊接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露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
9.6      手持式电动工具
9.6.1      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I类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除塑料外壳Ⅱ类工具外,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
9.6.2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第9.6.1条要求;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9.6.3      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2.10条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操作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9.6.4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9.6.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绝缘电阻不应小于表9.6.5规定的数值。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652188301086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