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告知居住区景观设计功能如何分区?



				
				
君临天下之嚻
17420 次浏览 2024-06-02 提问
147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4 18:09:40 回答

比如:主景观区、老年活中心区、休闲区、儿童活动区
布置什么景观要围绕你小区的主题定位,比如:可以采用一些植物、着色、材质、布局方式.....
东北那边按说水景有点费,石景观可以,再就是考虑一个四季的季相色彩.........

2024-06-04 18:09:40 回答

安全性:道路系统的组织,机动车的增加,人、车关系的处理,应急车辆的通行;舒适性:小气候条件的营造。良好的采光、通风环境;南北方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对小气候条件需  
差异性;美观性:硬质景观与建筑风格结合,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季节景观的变化;人性关怀:    对住区中环境使用频率高的学龄前儿童、退休老人的关注生态性:    植物在减弱噪音、吸收尾气方便,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可持续性:景观规划设计考虑后期维护管理方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2024-06-04 18:09:40 回答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
  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规划用地位置及范围;
  (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
  (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比及长度;
  (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
  (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
  (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
  (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
  (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
  居住区的规模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决定:
  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②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  
  安全、快捷和通常。
  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居住区的规模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或相结合,这是在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下居住去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居民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
  ④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
  居住区规模结构的基本形式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的形式有:
  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  
  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
  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
  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
  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其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文件:
  (1)规划设计任务书
  (2)用地现状图
  (3)规划总平面图
  (4)功能分区分析
  (5)交通组织分析
  (6)环境规划及设计
  (7)配套设施建设
  (8)施工图
  (9)施工许可证  设计许可证  用地许可证等相关政府文件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6524610519409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