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工程管理办法有哪些条款?



				
				
qiuqiuFreda
85927 次浏览 2024-06-11 提问
4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13 04:59:15 回答

隐蔽工程是指地基、电气管线、供水供热管线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
  ①基坑、基槽的验收。在地基加固处理(包括加垫层、换土、夯实、固结处理和打桩等)以前,对开挖平整以后的基坑、基槽的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查验收。
  ②地基工程的验收。在建造基础以前,邀请质量监督机构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在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对地基加固处理以后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③基础工程的验收。对吊顶骨架与间隔墙骨架、给排水、燃气管道、电气管线、通风道等的质量、构造、尺寸偏差进行检查验收。在基槽回填土以前,对基础工程的质量、构造、尺寸偏差等进行检查验收。
  ④钢筋等工程的验收。在灌筑混凝土以前,在覆盖屋面保护层、地下室基槽回填土、外墙板勾缝以前,对钢筋骨架、管线、部件、预埋件等的数量、尺寸偏差、构造要求、保护层厚度进行验收。
  ⑤承重结构工程验收。在地面、墙面、屋面、顶棚等装修工程施工以前,对承重构件(包括墙、柱、梁、板、屋架等)的质量、构造、尺寸偏差等进行检查验收。
  ⑥防水工程的验收。对钢筋骨架、管线、部件、预埋件等的数量、尺寸偏差、构造要求、保护层厚度进行验收。在覆盖屋面保护层、地下室基槽回填土、外墙板勾缝以前,在灌筑混凝土以前,对油毡或其他防水材料的质量、层数、作法或空腔防水构造等进行的检查验收。
  ⑦装修与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在内外填充墙和顶棚等装修工程施工以前,对吊顶骨架与间隔墙骨架、给排水、燃气管道、电气管线、通风道等的质量、构造、尺寸偏差进行检查验收。

2024-06-13 04:59:15 回答

1、工程质量实行责任终身制。生产科必须对每一项工程建立工程施工档案,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图纸、施工原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等内容。以便于日后出现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2、施工区队必须明确隐蔽工程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由一名副队长和质量验收员共同担任),并必须建立、健全隐蔽工程施工原始记录(见附表),原始记录必须由隐蔽工程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当班调度室、安监科安检员或生产科技术人员签字,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 
3、施工单位月末验收前把所有隐蔽工程验收原始记录交到生产科检查,没有施工原始记录,当月工程不予验收;每项工程结束后该工程技术经济档案整理后交生产科存档;对隐蔽工程施工原始记录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对单位负责人罚款300元。

2024-06-13 04:59:15 回答

1.  管线、桥架等的排列、走向、弯曲处理、转弯半径、品种、规格、位置等;  
2.  管线、桥架等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等;  
3.  接头材料的品种、数量、间隔等;  
4.  预埋件、过路盒等的品种、规格、位置、数量等;  
5.  预埋地线的品种、规格、位置、连接;  
6.  金属管线、桥架等的接地连接。  
7、隐蔽工程质量验收一般采用工程观感质量验收和抽样检验验收,验收应符合GB  50300第3.0.3、3.0.4和3.0.5条的规定。  
8、隐蔽工程的开工、检查、验收和过程检查记录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的,不得实施隐蔽工程作业和进入下一工序。  
3、主要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保证措施  
3-1  钢筋工程  
3-1-1  钢筋采购、检验:  
3-1-1-1  钢筋的进场:所有运至现场的钢筋品种、规格、牌号、质量等级均应符合规范要求。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并与进场材料相吻合,否则不得进场。  
3-1-1-2  钢筋的验收: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  
3-1-1-3  钢筋的检查:  
A.  钢筋的外部检查包括:直径、标牌、外形、长度等项目,对牌号不符的钢筋禁止使用。  
B.  观感检查合格后,有抽样人员进行抽样检查,送检合格后进行加工制作。  
3-1-2  钢筋的堆放与加工:  
3-1-2-1  钢筋的堆放:本工程的所有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加工成型,存放钢筋的场地铺设碎石硬化并设排水坡,四周挖设排水沟。钢筋堆放采用砖砌或木方架空处理。将钢筋半成品、原材料堆放于垫木上。下雨时用彩条布覆盖,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距地面应高于300mm。应遵循“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  
3-1-2-2  钢筋下料单的编制:设专人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图纸、变更洽谈和图集进行钢筋翻样,编写钢筋下料单。  
3-1-2-3  钢筋的标识:成型的钢筋半成品在堆放时,同一部位或相同构件要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布标牌进行标识,表示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外观形状、直径、根数、检验状态等。  
3-1-3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的制作、抽样、绑扎、接头、焊点位置、锚固长度、数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3-1-3-1  钢筋加工: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  
3-1-3-2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是整个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可靠、方便、经济,本工程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下:  
A.  接头方式:梁、板水平受力钢筋:钢筋d≥22mm的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其它采用人工绑扎搭接。柱:钢筋d≥18mm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采用搭接接头。  
B.  接头位置: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一般为楼板钢筋接头在支座;梁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柱和墙的钢筋接头在上层板以上1m处。  
3-1-3-3  梁、板筋绑扎:  
A.  板钢筋绑扎前应注意清理掉模板上的锯末、碎石、废电线、管头及杂物。  
B.  梁钢筋绑扎应注意主、次梁受力钢筋的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先摆放受力主筋,受力主筋穿好后,在架力筋上画箍筋位置,箍筋接头位置错开,与主筋交点全部绑扎。  
C.  单向板除外围两根筋相交点完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完全绑扎。  
D.  楼板钢筋绑扎至混凝土浇筑时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铺垫木跳板,操作人员在板上工作。  
E.  截面较小的梁筋可先予制再安放在结构位置上。  
F.  板筋绑扎时用八字扣,盖铁上角绑扎十字花扣。  
3-1-3-4  楼梯钢筋绑扎:  
A.  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注意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注意梯梁筋绑扎完成后再绑扎板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B.  底板筋绑完后,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垫好负弯距筋支凳并绑扎固定。  
3-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分项工程,模板设计首先要确保模板结构构造合理,刚度好,不变形,牢固稳定,拼缝严密,不漏浆、无错台、角模顺直光洁,而且尽量兼顾对后续工程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原则。  
3-2-1  梁、板采用15mm厚竹胶模板(配2套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铁管承重支架,上铺100×100㎜木方做为主楞(间距900㎜)主楞上铺50×100㎜木方做为次楞(间距250㎜),次楞上铺竹胶模板,碗扣式铁管承重支架横、纵、竖三个方向间距均为900㎜,上部设早拆体系。  
3-2-2  混凝土墙预留洞口模板由木胶模板根据墙厚,洞口的高度和宽度来制作。利用洞边的钢筋来控制洞口模板的位移。窗洞口下口模要钻出振捣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3-2-3  楼梯模板的安装  
A.  楼梯模板及三角踏步板采用15mm厚竹胶模板,100mm×100mm方木沿板长方向间距600mm设置,支撑采用φ48×3.5钢管及底托、顶托,底托下垫100mm×100mm方木。楼梯模板、三角踏步板现场制作,现场安装。  
B.  楼梯模板施工:先支好底模,再支踏步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标高,踏步模注意第一步与最后一步的高度与装修高度的关系,楼梯模板按照强制性标准,模板应支到上层的三分之一处。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98399448394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