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万用表读数怎么读?



				
				
jessiemaomao
35906 次浏览 2024-06-03 提问
104

最新回答 (3条回答)

2024-06-05 04:39:05 回答

万用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  ,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2)在使用万用表过程中,不能用手去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3)在测量某一电量时,不能在测量的同时换档,尤其是在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  ,更应注意。否则,会使万用表毁坏。如需换挡,应先断开表笔,换挡后再去测量。  
(4)万用表在使用时,必须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误差。同时,  还要注意到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  
(5)万用表使用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大挡。如果长期不使用  ,还应将万用表内部的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腐蚀表内其它器件。  
欧姆挡的使用  
一、选择合适的倍率。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应选适当的倍率,使指针指示在中值附近。最好不使用刻度左边三分之一的部分,这部分刻度密集很差。  
二、使用前要调零。  
三、不能带电测量。  
四、被测电阻不能有并联支路。  
五、测量晶体管、电解电容等有极性元件的等效电阻时,必须注意两支笔的极性。  
六、用万用表不同倍率的欧姆挡测量非线性元件的等效电阻时,测出电阻值是不相同的。这是由于各挡位的中值电阻和满度电流各不相同所造成的,机械表中,一般倍率越小,测出的阻值越小。  
万用表测直流时  
一、进行机械调零。  
二、选择合适的量程档位。  
三、使肜万用表电流挡测量电流时,应将成用表串联在被子测电路中,因为只有串连接才奶使流过电流  表的电流与被测支路电流相同。测量时,应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红、黑表笔串接在被子断开的两点之间。特别应注意电流抄录能并联接在被子测电路中,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极易使万表烧毁。  
四、注意被测电量极性。  
五、正确使用刻度和读。  
六、当选取用直流电流的2.5A挡时,万用表红表笔应插在2.5A测量插孔内,量程开关可以置于直流电流挡的任意量程上。  
七、如果被子测的直流电流大于2.5A,则可将2.5A挡扩展为5A挡  。方法很简单,使用者可以在“2.5A”插孔和黑表笔插孔之间接入一支0.24欧姆的电阻  ,这样该挡位就变成了5A电流挡了。接入的0.24A电阻应选取用2W以上的线绕电阻  ,如果功率太小会使之烧毁。  
八、万用表的读数万用表的表面一般有三组刻度。,一组是线性刻度:电流、电压都是使用这一组刻度。这一组刻度的最大值(最右端)就是电流与电压的量程,可以按等分进行读数。(这一组只有交流电压10V挡是单独的,)    最外一圈是电阻挡,它的读数是从右向左读。右边为0左边为无穷大。中心阻值就是该挡的内电阻。表面读数乘以倍率就是实际的数值。    还有一条,最内圈的是对数刻度。是分贝刻度。

2024-06-05 04:39:05 回答

一,先查看表盘设置,单旋钮还是双旋钮或多旋钮,以及各旋钮的意义和作用,测量前,看是否需要将指针精确归零,需要调整的,轻轻旋转归零旋钮。
二,区分测量设置的档位,是测电流,电阻还是电压。
三,根据测量设置的档位,看读数盘上相应的刻划,刻划上有相应的单位标志。有的表盘带颜色的,读数盘也对应相同颜色,以免读错。
四,注意是左端是零读数还是右端是零读数,一般情况下,电压,电流左侧为零读数,电阻右端为零读数。
五,根据指针稳定后指向的位置,估算读数。
六,千万注意:
A,当不明确测量设置的档位时,千万不要随意将正负极接电。
B,根据外接连线,红色连线接正极,黑色或其它颜色连线接负极。不要接反。
C,当测电压和测电流时,务必先将测量单位旋转到该万用表的最大单位位置,例如有的是x10k位置,然后,根据读数的估算结果,逐渐调整到x1k或x100的位置,以免烧坏电表。

2024-06-05 04:39:05 回答

答:(1)在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  ,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2)在使用万用表过程中,不能用手去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3)在测量某一电量时,不能在测量的同时换档,尤其是在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  ,更应注意。否则,会使万用表毁坏。如需换挡,应先断开表笔,换挡后再去测量。  (4)万用表在使用时,必须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误差。同时,  还要注意到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  (5)万用表使用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大挡。如果长期不使用  ,还应将万用表内部的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腐蚀表内其它器件。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9106111526489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