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印章鉴定方法是什么?



				
				
super阿狸
20885 次浏览 2024-06-18 提问
135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20 17:54:27 回答

田田黄石印章哪里鉴定方法最好  田黄石是石中之王,号称“石帝”,拥有一颗田黄石历来是古代帝王、文人墨客,现代藏家和商业才俊的梦想和象征。

2024-06-20 17:54:27 回答

田黄石印章鉴定
   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从字义上分有
   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斋馆印: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约为此类印章的最早者。
   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言事”者。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
   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它兴于唐而胜于宋朝。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书画。收藏类印多加“收藏”,“珍藏”,“藏书”,“藏画”,“珍玩”,“密玩”,“图书”等字样。鉴赏类多加“鉴赏”,“珍赏”,“清赏”,“心赏”,“过目”,“眼福”等字样。校订类印多加“校订”,“考定”,“审定”,“鉴定”,“甑定”等字样。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2024-06-20 17:54:27 回答

田黄石印章鉴定的正确方法
近几年,因为全球能源严重的大环境和田黄石资本简直涸竭的缘由,田黄石报价每年以超越30%的速度增加,历史上的“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就变成了“田黄简直不可得”。所以田黄石造假就成为有利可图的工作。一时间假寿石,假田黄石之说也就吓得大家简直在保藏田黄石方面止步不前。本来并非像大家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假的毕竟是假的,只需对寿山石和田黄石有一些底子的解,就很简略就分辩出来。这儿就给大家做点介绍。假田黄石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选用寿山石中的其他种类来假充,第二终究是人工的,即用其他资料经过化学的办法人工分配而成。第三种即是选用寿山石以外的其它石种来假充。
第一种,选用寿山石的其他种类来假充。这种造假办法自古就有。通常是选用蒸加热的办法为其他种类的寿山石上黄色。本来辨别这种假田黄石的办法十分简略,只需在上面抹上点油,过几分钟后用白色的纸巾或许布檫几檫,假的就必定会掉的;假如还不行的话,还可以用60——70度的热水加洗衣粉浸泡,通常半小时黄石就会掉色,真的田黄石就
判定它们除上述办法外,即是看红筋。红筋、红格、萝卜丝纹。在寿山石中能够红格、萝卜丝纹的除田黄石以外还有好几种,因而他们缺乏于作为判别田黄石的充沛条件,而红筋(总称血丝)则只要田黄石才有,寿山石其他种类都不能够有,因而,它即是判别是否田黄石的一个十分充沛的条件。当然,有有些田黄石能够没有血丝,但是,有血丝的,质地凝腻的寿山石就必定是田黄石。以前那些行家们为了给自个保留一点看门绝技,总是拿所谓的“田黄六德”这样模糊不清的规范来事,沉默不提血丝这一底子规范。血丝,不仅仅简略判别,并且造假者也无法人工仿制,所以,他是最简略把握的,也是最牢靠的规范。

2024-06-20 17:54:27 回答

怎样鉴别田黄石呢?  鉴别方式有两种,一是从外观上入手,另一个是靠手感。  我们先来看田黄石外观上的三大特征: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红筋,也叫红格,就是田黄石上这些红色的线条。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再被埋入农田中形成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长期的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筋格。  那么凭借这种红色的筋格是否可以鉴定出田黄石的真假呢?  这块黄色的石头上面也布满了红色的筋格,但它却不是田黄石,而是产在福州连江县的“连江黄”。  为什么其它品种的石头也会产生筋格呢?原因很简单,只要石头受到外力影响出现了裂缝,再有机会被埋进土中或落在水里,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有颜色的筋格。  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等石头都有可能形成红筋。  独石是寿山石中一个大的种类,指因自然原因脱离矿脉,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石块。田黄石和掘性石都属于独石;田黄石和它们的区别在于产地。  产在寿山溪流域的独石是田黄石;产在矿洞附近或者稍下一点上坡上的独石是掘性石;而产在其他地方的则被统称为独石。  由于产地不同,田黄石和其他独石的质地也不同,田黄石的质地更加温润细腻。  看来只凭红筋并不能断定出田黄石的真伪;而有些田黄石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几乎完美无瑕,更是看不到这样红色的筋格。  田黄石的另一个特征是石皮,石皮是指石头受到外部环境中其它微量元素的长期侵蚀而在石头表面形成的一层外皮。 同样,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带有石皮,也就是说石皮和红筋一样,不仅仅为田黄石所特有;那么,萝卜丝纹是否是田黄石的独有特征呢,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是否可以凭借察看它的萝卜丝纹呢?  我们将一个萝卜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条一条很有规律的纹路,这就是萝卜丝纹。  我们现在看到的石头叫高山石,它的身上也有这种类似萝卜丝纹的纹理。  看来,萝卜丝纹也不是田黄石独有的特征,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必须要综合考察它的三个特征,即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不过,高山石、都成坑石与田黄石的质地决然不同,所以,除了外观,手感就是鉴别田黄石的第二个方法。  田黄石的比重在2.53到2.9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所以,拿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上,田黄石会让人感觉稍沉一些,这种手感,行话称之为“手头”。  既然比重不同,也就是说石头的矿物成分不同,在科学仪器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是否还可以从田黄石的成分构成上鉴别它的真伪呢?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而形成的,它的矿物组成与它的母体寿山石一致,所以,科学仪器的测量结果并不能作为田黄石鉴别的惟一标准。

2024-06-20 17:54:27 回答

田黄分类众多,鉴别成为收藏投资重中之重。比如黄田黄,其中又以枇杷黄、黄金黄、橘黄为上品;桂花黄、鸡油黄为中品;熟栗黄、桐油黄、蜜黄为普品;皂黄等为下品。具体来说:  
桂花黄田黄,浅黄带白而不透,色泽比较淡,石皮大多为薄透明石皮,也有一些是正常厚度的黄皮和乌鸦皮,还有白皮,只是比较少,一般都产在上坂田。  
鸡油黄田黄,淡黄色,质地比较通透有润泽度。其他特点跟桂花黄田黄相似,产地大多是上坂田。  
枇杷黄田黄,黄色,不透,比黄金黄稍浅,比桂花黄颜色稍深,似枇杷皮的颜色,各种田黄石皮都有,产在上坂田、中坂田。黄金黄田黄,明黄色到金黄色,是价值最高的颜色之一,各种田黄石皮都有,产在中坂田。  
橘黄田黄,黄色中带红,也是田黄中价值最高的一种,各种田黄石皮都有,产在中坂田、下坂田。  
熟栗黄田黄,黄色中带褐色,不透,多为黄皮和乌鸦皮,一般产在中坂田、下坂田。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0441961288452 秒